不是凭虚避世喧,此中于物本无缘。
静看畏影徒劳尔,题作斋心亦且然。
意识已随言语断,生涯聊任岁时迁。
老夫亦涉天游趣,三复南华第四篇。
不是凭虚避世喧,此中于物本无缘。
静看畏影徒劳尔,题作斋心亦且然。
意识已随言语断,生涯聊任岁时迁。
老夫亦涉天游趣,三复南华第四篇。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金初时期的宇文虚中所作,名为《姑苏滕惇礼榜所居阁曰斋心成都宇文某作诗以广其意》。宇文虚中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斋心”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首联“不是凭虚避世喧,此中于物本无缘”,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并非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是内心超脱,对于世间万物并无执念,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颔联“静看畏影徒劳尔,题作斋心亦且然”,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斋心”的理解。他观察到人们往往因恐惧而逃避,但这种逃避是徒劳的。同样地,将斋心仅仅作为文字上的表述也是不够的,斋心应当是内心的真正实践。
颈联“意识已随言语断,生涯聊任岁时迁”,诗人指出,真正的斋心不仅仅是言语上的表达,更在于意识的彻底净化,让心灵摆脱言语的束缚。生活的变迁应顺其自然,不必刻意追求或抗拒。
尾联“老夫亦涉天游趣,三复南华第四篇”,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表明自己也追求着超越世俗的自由与乐趣,多次反复阅读《庄子》中的篇章,寻求精神的解脱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斋心”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以及对传统文化经典《庄子》的深入理解和借鉴。
一山有此座,胜处无胜此。
群类尽硗出,夷旷特如砥。
其脚插灵湫,敷霞面深紫。
我谓玛瑙坡,但是名差美。
城中士与女,数到不知几。
列酒即为席,歌舞日諠市。
今我作夜游,千载当隗始。
澄怀示清逸,瓶罍真足耻。
亦莫费秉烛,步月良可喜。
月皎光泼地,措足畏踏水。
所广无百步,旋绕千步起。
一步照一影,千影千人比。
一我欲该千,其意亦妄矣。
譬佛现千界,出自一毫耳。
及爱林木杪,玲珑殿阁倚。
僧窗或映红,总在蛛网里。
阒阒万响灭,独度跫然履。
恐有窃观人,明朝以仙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