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汪时法归金华·其七》
《送汪时法归金华·其七》全文
宋 / 吕祖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携手山桥第一轩,谁能结我梦中缘。

他年有意重过我,细细炉熏理旧编。

(0)
翻译
我们携手走过山桥的第一座轩阁,谁能帮我实现梦中的约定。
如果将来有一天你有意再来找我,就慢慢地在炉火旁翻阅那些旧书。
注释
携手:一起走。
山桥:山上的桥。
第一轩:最前面的轩阁。
谁能:谁能。
结我:帮我实现。
我:我。
梦中缘:梦中的约定。
他年:将来。
有意:有意图。
重过:再次来访。
细细:慢慢地。
炉熏:炉火旁边。
理旧编:翻阅旧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祖俭的作品,名为《送汪时法归金华(其七)》。诗中流露出浓郁的情谊和对友情深厚的眷恋。

“携手山桥第一轩”一句,描绘了与朋友在山桥上相携而立的温馨场景,其中“第一轩”指的是山桥的起点,象征着友情的开始。这里的“携手”,不仅是身体上的接触,更是心灵上的连结。

“谁能结我梦中缘”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深厚友谊的渴望和寻求。在古代文化中,梦常被赋予超现实的意义,这里“梦中缘”暗示了一种超越现实、难以触及但又渴望实现的精神纽带。

接下来的“他年有意重过我,细细炉熏理旧编”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珍视。这里的“他年”指的是过去的岁月,“重过我”意味着再次经过曾经共同走过的地方。"细细炉熏理旧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情谊的珍惜和整理,"炉熏"是一种古代保存书籍的手法,能有效去除书中的湿气和虫害,保护书籍不受损坏。这里象征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保护,如同对待珍贵图书一样谨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活动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重。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送别,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和寄托。

作者介绍

吕祖俭
朝代:宋

(?—1196)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子约,号大愚。吕祖谦弟。受业祖谦如诸生。历通判台州。宁宗即位,除太府丞。因赵汝愚罢相,上封事极谏,忤韩侂胄,安置韶州,未至,改送吉州。在谪所读书穷理,卖药自给。遇赦量移高安,卒。追谥忠。有《大愚集》。
猜你喜欢

移居安福巷柬诸同馆

十年踪迹尚飘蓬,假馆长安岁岁同。

已恨无文承史阙,不知何骨类诗穷。

鹪鹩得树栖方稳,驽马思群影半空。

携去琴床日高束,欲将尘鬓对南风。

(0)

和吴克温送弟还宜兴

夜来风雨忽思还,畏损临溪屋数间。

兴发不烦张祖道,气豪真欲过名山。

通宵虹采依然合,一路莺花未得閒。

日暮鹓雏飞正疾,紫萱堂上一开颜。

(0)

长门怨

闭妾深宫里,宫门知几重。

君恩如白日,妾命自寒蛩。

月落银河澹,天高玉露浓。

一般秋枕上,听得景阳钟。

(0)

度分水关二首·其二

计偕当日此攀跻,曾有狂词岭上题。

治策山河成漫语,千峰秋色夕阳西。

(0)

过圣寿寺午憩

冲沁溪头泊钓舟,并骑羸马访山游。

松檐长宿三春雨,麦陇初登四月秋。

地僻安禅僧欲定,时平击壤我能讴。

悠悠万事浑无尽,瓜熟青门有故侯。

(0)

送陈子居天津督饷

聊对清樽一放歌,百年风韵笑阴何。

近郊地重留屯合,经国筹深积饷多。

烟雨海楼诗益壮,杯盘廨舍客频过。

自公退食应多暇,万轴书签拥雪窝。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