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吴尚书三首·其三》
《挽吴尚书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公守东阳郡,于今已十年。

人犹诵遗爱,政不愧前贤。

清议当时重,休声后代传。

我来叨郡佐,怅望隔重泉。

(0)
翻译
他担任东阳郡的官员,至今已有十年。
人们仍然传颂着他留下的恩惠,他的政绩无愧于古代贤人。
他在世时就因公正的评价而受人尊重,美好的声誉流传给后世。
我承蒙担任郡里的辅佐官员,却遗憾地遥望,如同隔着深深的泉水。
注释
公守:担任官职。
东阳郡:古代的一个郡名。
于今:到现在。
已:已经。
十年:十年时间。
遗爱:遗留的仁爱或恩惠。
政不愧:政绩无愧于。
前贤:古代的贤能之人。
清议:公正的评价。
重:受重视。
休声后代传:声誉流传给后世。
我来:我来到这里。
叨:承蒙。
郡佐:郡里的辅佐官员。
怅望:遗憾地遥望。
隔重泉:像隔着深深的泉水一样遥不可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的作品,名为《挽吴尚书三首(其三)》。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前任郡守的怀念和赞赏,以及个人对职责与历史评价的深刻体会。

“公守东阳郡,于今已十年。”开篇直接指出一位官员在东阳郡任职已经十年,这里的“公”字用以尊称这位郡守。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人犹诵遗爱,政不愧前贤。”这两句强调的是这位郡守即使离开了,但他留给人们的恩泽和治理之功仍然被人们所传颂。他的政治成就没有辜负前代贤良官员的标准,这里体现出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与比较。

“清议当时重,休声后代传。”这里的“清议”指的是公正无私的评论,而“当时重”则表明这位郡守在任期间其政绩得到了同时人的高度评价。下半句“休声后代传”说明即使在他离去之后,人们依然会传颂他的美好名声。

“我来叨郡佐,怅望隔重泉。”诗人以第一人称进入画面,表达了自己到任辅助郡守的职责,同时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前辈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叨”字有追述、回忆之意,而“怅望隔重泉”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和隔阂,仿佛时间与空间都成了他与过去美好时光的阻隔。

整首诗通过对前任官员的怀念和赞赏,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评价的重视,以及个人在职责面前的自我期许。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代变迁、人事更替下个人的无奈与感慨。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正月五日出游作

圣伏神徂千载外,鸾飘凤泊九州间。

兼窥儒墨无门户,行尽关山费岁年。

尽日登临携旧雨,他乡风物似斜川。

玉杯繁露非吾事,炳烛欢游差似贤。

(0)

九日游程符山寺晚归

程符秋色好,杖策叩禅扉。

不尽登高兴,无嫌傍晚归。

石花明涧水,山月上人衣。

回首钟声起,泠泠下翠微。

(0)

秋尽从文山归过开化禅院

苇白吹花上竹林,霜澄湖水夜寒深。

乱山遥看孤帆去,野寺间携短策寻。

农歉稻香伤夏潦,僧愆茶话赏秋阴。

不烦俯仰论陈迹,繄记风光恰在心。

(0)

飞来峰

谁将万柄青夫容,横空倒插成此峰。

性情自出依傍外,气势尚在回翔中。

孤根一削不盈尺,危乎殆矣逾玲珑。

旁有巨穴幽且怪,以火来照天光通。

苔纹迸裂石乳腻,蝙蝠侧翅惊盘空。

松杉千尺覆其上,长根乱走如蛟龙。

野亭一角就平衍,山光下射青濛濛。

群流趋涧众响激,魂魄凄慄天无风。

冷泉判事有苏老,风流照耀谁能同。

我来但得遂佳赏,归将眼福夸邻翁。

问尔几年辞印度,飞来傥有神灵护。

冥冥雷雨满秋山,万石腾空待飞去。

(0)

花田

水苗初秀雨余天,极目苍茫起暮烟。

一水绿环孤塔外,数峰青到夕阳边。

风尘未厌弹长铗,行李何妨笑半肩。

谁识苦吟江上客,棹歌声里过花田。

(0)

赠李次青司马用吴子序编修韵·其二

当年台榭总邱墟,今古茫茫一慨予。

吴楚山河残照外,英贤姓字断碑余。

故乡戎马无消息,大壑云龙待展舒。

赢得须眉画麟阁,书生择术未全疏。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