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言兄以银壶作粥糜颇极其妙舟居夜饥顷刻可办戏作此诗》
《无言兄以银壶作粥糜颇极其妙舟居夜饥顷刻可办戏作此诗》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古风

少年爱酒不废沽,滑稽鸱夷每随车。

春禽似是知我意,日日劝我提葫芦。

侵寻老境筋力异,宿昔百嗜今一无。

羁穷未免走四方,是口时赖薄粥糊。

怜君巧作此瓢壶,善为口计真不疏。

上盖下丰腹胍?,空洞可置升米馀。

釜汤外沸如隔膜,气塞不作声卢胡。

须臾已复成淖糜,匀滑不减倾醍醐。

篷窗夜饥急星火,咄嗟而办功可书。

山僧歙钵未足诧,考父古鼎非时须。

我闻壶中有高隐,日月或类蓬莱居。

神仙有无事恍惚,山泽形貌常多臞。

不如一饱睡清熟,个中便是真华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赠予诗人一个精巧的银壶,用于煮粥,其功效迅速且奇妙。诗中充满了对友谊、实用与生活智慧的赞美。

诗的开头描述了年轻时对饮酒的热爱,以及与酒友驾车出游的情景,春日里的鸟儿似乎也懂得诗人的喜好,每日都来助兴。接着,诗人转而谈论自己年岁渐长,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的变化。他提到自己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四处奔波,仅靠稀薄的粥糊度日。然而,这位朋友赠送的银壶却能迅速煮出美味的粥糜,满足他的饥饿感。

诗人对这个银壶的赞美不仅在于它的实用性,更在于它带来的便利与即时满足。他将银壶比作“篷窗夜饥”的救星,能在瞬间解决饥饿问题,效率之高令人赞叹。诗人还提到,即使是僧人使用的钵盂和古代贵族使用的鼎,也无法与这个银壶相比,因为它们无法如此迅速地提供食物。

最后,诗人将这个银壶视为一种隐喻,象征着生活的智慧和满足。他想象壶中可能隐藏着高人隐士,他们的生活或许如同日月般神秘莫测,又或是像山泽中的瘦弱之人,但都能在简单的一餐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人认为,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或许就在这一餐一饮之间,无需追求虚幻的仙境华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对友情、实用性和生活智慧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简单生活与内心平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