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蔷薇》
《蔷薇》全文
宋 / 夏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红房深浅翠条低,满架清香敌麝脐。

攀折若无花底刺,岂教桃李独成蹊。

(0)
注释
红房:红色的房屋。
深浅:或深或浅。
翠条:翠绿的枝条。
低:低垂。
清香:淡淡的香气。
敌麝脐:能与麝香的香气相比。
攀折:采摘。
花底刺:花下的尖刺。
岂教:怎么能让。
桃李:桃花和李花。
独成蹊:独自形成小径。
翻译
红色房屋隐藏在深深浅浅的翠绿枝条下,满架的芬芳能与麝香媲美。
如果攀折时不担心花下的尖刺,怎么会任凭桃花李花独自吸引来小径?
鉴赏

这首诗名为《蔷薇》,是宋代诗人夏竦所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蔷薇花丛的画面。"红房深浅翠条低",生动地展现了蔷薇花丛中花朵的色彩和形态,红色的花瓣与翠绿的枝条相互映衬,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满架清香敌麝脐",则强调了蔷薇花香之浓郁,甚至可以媲美麝香,足见其香气四溢,引人陶醉。

"攀折若无花底刺,岂教桃李独成蹊",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蔷薇的赞美。他假设如果蔷薇没有那些保护自己的尖刺,恐怕就会像桃李那样,因为美丽而引来众人争相采摘,道路两边形成自然的小径。这里暗含了诗人对蔷薇坚韧品格的欣赏,即使有防备,也依然保持其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蔷薇的细致描绘和寓意性的表达,赞扬了蔷薇的美丽与内在品质,同时也寓言了生活中的道理,即在追求美好时,也要保持自我保护和独立。

作者介绍
夏竦

夏竦
朝代:宋   字:子乔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生辰:985—1051年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猜你喜欢

代上时相生辰·其四

武定文明过十秋,光芒无复见旄头。

身更万变心方壮,位极千官宠更优。

贺厦阻趋丞相閤,分符假守子陵州。

长生不老何须祝,元是丹台第一流。

(0)

次韵徐庭珍春日杂言十首·其五

轻阴酝酿勒花天,节物撩人接禁烟。

沂上未成曾点服,杖头聊挂阮生钱。

(0)

咏史.叔孙通

刘项权将作狗偷,谁能撩虎又摩头。

汉王不是坑儒主,颈血依依是可羞。

(0)

壬辰日蚀

忆昔度宗皇帝时,十年十三日食之。

似道赑屃湖海曲,天子宫庭耽乐嬉。

满朝翕翕皆妇人,祸来照镜方画眉。

北军顺流日食既,两国正尔争雄雌。

兴亡岂必皆有数,百年以来士气衰。

文臣髀肉不识马,武士惊魄怕见旗。

(0)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十三

投灯飞烛未为愚,接迹纷纷是可诛。

缘木得鱼还有样,便教焚却孔明庐。

(0)

和菜花·其二

华实根荄若个般,深知始解识咸酸。

争春岂敢当红紫,贴地何能助碧丹。

未说馀膏尤济用,最令中色直堪餐。

洛阳个个知扬拨,此物却无人会看。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