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草拈花一片同,眼前随意绿濛濛。
空山剔翠寻秦碣,古砌分青上汉铜。
钱样堆残贫士壁,鞋痕香透美人弓。
石头路滑匆匆去,怕忆天台旧梦中。
惹草拈花一片同,眼前随意绿濛濛。
空山剔翠寻秦碣,古砌分青上汉铜。
钱样堆残贫士壁,鞋痕香透美人弓。
石头路滑匆匆去,怕忆天台旧梦中。
这首诗《苔》由清朝诗人丘逢甲所作,描绘了苔藓生长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句“惹草拈花一片同,眼前随意绿濛濛。”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苔藓在草木间蔓延的情景,仿佛与周围的植物融为一体,一片片绿意盎然,随意而自然地铺展在眼前。
接着,“空山剔翠寻秦碣,古砌分青上汉铜。”这两句将视线转向更为深远的历史空间,空旷的山林中,苔藓覆盖着古老的碑石和石阶,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与秦汉时期的文物相映成趣,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钱样堆残贫士壁,鞋痕香透美人弓。”这两句则转而关注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墙壁上残留的钱币图案,鞋痕中蕴含的香气,以及美人弓上的痕迹,都是人类生活与情感的见证,通过苔藓的生长,这些痕迹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故事。
最后,“石头路滑匆匆去,怕忆天台旧梦中。”诗人行走在布满苔藓的石头路上,脚步匆匆,心中却似乎在回忆起遥远的天台山,那里的旧梦。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苔藓这一常见自然现象的美学价值,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情感的深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