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赴东六首·其三》
《赴东六首·其三》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苦雾凝平皋,浮云拥原隰。

峰愁不注高,地畏明湖湿。

客子从何来,徬徨市边立。

未得诉中情,已就南冠絷。

夜半鸺鹠鸣,势挟风雨急。

枯鱼问河鲂,嗟哉亦何及。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顾炎武所作的《赴东六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一幅阴沉压抑的景象,通过“苦雾”、“浮云”、“峰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沉重而悲凉的氛围。诗人以自然界的景物象征着内心的愁苦与无奈,如“地畏明湖湿”、“枯鱼问河鲂”,形象地表达了身处困境时的孤独与无助。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引入了“客子”的形象,这位远行之人似乎正站在市边彷徨,内心充满了未诉之情。然而,命运似乎不容他诉说,他已经陷入了困境,“已就南冠絷”。这一句借用了古代囚犯被戴上南冠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处境,暗示了他可能遭受的不公与苦难。

最后,诗中通过“夜半鸺鹠鸣”、“势挟风雨急”等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凉与不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诗人作对。结尾处“枯鱼问河鲂,嗟哉亦何及”两句,以鱼的对话形式,表达了对命运无常、无力改变现状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深深反思。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换巢鸾凤.忆桂林訾家洲,次梅溪韵

烟雨藏娇。记香迷象渡,柳罨花桥。

远山慵学黛,近水坐吹箫。夺娘纤手偭娘腰。

醉时按歌,无魂与销。争知我,恨独倚、碧浔清照。

人悄。波渺渺。漓水酿春,浇得愁怀抱。入握荑苗。

散香裙衩,同踏仙洲芳草。

眠翠巢空雪妃遥,斗鸡台远青娥老。

相思江,溯流红、一梦秋晓。

(0)

清平乐·其三

笔床琴案。窗眼冰纱换。万历宫中天字罐。

水浸蔷薇开泛。金黄杏子如拳。捣炼糖霜几番。

比似江南梅酱,秀才风味微酸。

(0)

转应曲·其三

春睡。春睡。昨夜东风沈醉。起寻碧玉搔头。

笑问萧郎见不。不见。不见。祇在珊瑚枕畔。

(0)

卜算子·其二

狼籍玉台诗,悽断珠帘秀。

鹦鹉愁将小字呼,替诵心经咒。

响屧百弓廊,灯影书窗透。

缟袂归来月下魂,苦念萧郎瘦。

(0)

减字木兰花·其二

花前回首。元夜笙歌元夜酒。底处销魂。

二月垂杨二月莺。杨枝解舞。走马章台常见汝。

莺也能歌。手把双柑唤奈何。

(0)

鹧鸪天.得蔬畦长句,以词报之

矍铄谁能及是翁。三郎羯鼓有遗风。

锦筵张处花为伴,丽句书成酒可中。

游洛浦,赋惊鸿。千秋才调竟全同。

凭君莫讶春来晚,已遣兰心作小红。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