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盏临窗树,惊心叶半黄。
有愁消腊醑,无计避秋霜。
浮世蜗粘壳,劳生蚁战场。
生涯从烂醉,拂石卧残阳。
把盏临窗树,惊心叶半黄。
有愁消腊醑,无计避秋霜。
浮世蜗粘壳,劳生蚁战场。
生涯从烂醉,拂石卧残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象时的感慨与心境。首句“把盏临窗树”,以“把盏”这一动作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着诗人独自饮酒,面对窗外的景色。接着,“惊心叶半黄”一句,通过“叶半黄”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对时光流逝的敏感感知。
“有愁消腊醑,无计避秋霜。”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愁绪。在寒冷的冬酒(腊醑)中寻求慰藉,却无法躲避即将到来的严冬(秋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试图在物质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努力,但最终发现这不过是徒劳。
“浮世蜗粘壳,劳生蚁战场。”这两句运用比喻,将人生比作蜗牛在壳上爬行,充满了束缚与挣扎;又将生活比作蚂蚁在战场上战斗,充满了劳碌与竞争。这些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奈。
最后,“生涯从烂醉,拂石卧残阳。”诗人选择在醉酒中度过余生,面对夕阳西下,选择躺卧于岩石之上,似乎是在接受命运的安排,以一种超脱的姿态面对生活的苦涩与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也触及了普遍的人性主题,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端居谢尘鞅,屏迹卧柴荆。
布衣乐嘉遁,箪瓢澹无营。
幽思契玄化,冥搜观物情。
神閒志先定,寡欲心自宁。
琴尊谐夙赏,水木涵馀清。
檐端白云下,芳径春草生。
永惬丘园趣,终辞圭组荣。
含光保贞固,养德崇令名。
吾生愧扰扰,遐想寻鸥盟。
楚平席僣伪,任邪斥忠良。
伍奢既就烹,子胥遂奔亡。
出疆适吴会,追者何太忙。
行行至江浒,欲渡津无梁。
邂逅得渔父,哀穷济以航。
感此脱危厄,解剑聊为偿。
父也义不受,长揖增慨慷。
嗟彼寰中人,结交布周行。
刎颈誓莫逆,笑谈出肝肠。
一朝婴祸患,变情非故常。
父也谅非旧,急难恤劻勷。
利害等丝发,万金一毫芒。
高风振颓俗,百世仰馀光。
夫子尚志节,抚图不能忘。
写之置座隅,怀古意何长。
斯人不可见,三复涕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