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虽落斧斤手,一径尚邀行路人。
岭是松非休更问,逍遥巾下已离尘。
万松虽落斧斤手,一径尚邀行路人。
岭是松非休更问,逍遥巾下已离尘。
这首诗描绘了万松岭上松树与小径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自然的超脱心境。首句“万松虽落斧斤手”以“万松”象征大自然的原始状态,而“落斧斤手”则暗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但即使如此,松树依然坚韧不拔。接着“一径尚邀行路人”描绘出一条小径在松林中蜿蜒,邀请着过往的旅人,展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
“岭是松非休更问”一句,诗人似乎在说,山岭上的景象已经明了,无需再追问,暗含对自然景观的直接理解和欣赏。最后,“逍遥巾下已离尘”表达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心灵得到了净化和自由,远离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逍遥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百舌催春,山人听惯都忘记。
时出户、有飞花点,轻沾衣袂。
走觉西园红艳萼,离披狼籍纷盈地。
尚枝头、半簇看垂落,留无计。风吹起,娇还堕。
泥蹴后,香犹细。日暮兼横雨,几禁凋瘁。
蜂蝶阑翻如共语,欲辞却恋浑愁思。
燕来衔、一片触雕梁,颠欲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