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梅当牖,唯知竹映墙。
脱成元似蜡,染就却殊黄。
自是风神秀,宁由肌骨香。
木犀虽琐碎,品色庶同方。
不识梅当牖,唯知竹映墙。
脱成元似蜡,染就却殊黄。
自是风神秀,宁由肌骨香。
木犀虽琐碎,品色庶同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和何叔信别种蜡梅韵》。诗人通过对蜡梅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首句“不识梅当牖”表达了诗人初见蜡梅时的惊讶,蜡梅不像常见的梅花那样直接映入眼帘,而是透过窗户才被发现。接下来的“唯知竹映墙”则写出蜡梅与竹子相伴的场景,暗示其低调而清雅。
“脱成元似蜡”形容蜡梅的颜色洁白如蜡,质朴无华,而“染就却殊黄”则强调了其不同于一般花卉的黄色调,显得特别。诗人接着赞美蜡梅的内在风神,“自是风神秀”,意指蜡梅具有出众的气质和秀美。
“宁由肌骨香”进一步突出蜡梅的香气,不是表面的华丽,而是源自其本质的清香。最后,诗人以“木犀虽琐碎,品色庶同方”作结,将蜡梅与木犀(即白桂)相提并论,虽然蜡梅花朵较小,但其品性和色泽或许能与木犀相媲美,都具有高尚的品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赞美了蜡梅的独特魅力,体现了诗人对蜡梅的喜爱和对其品格的赞赏。
望郎三度到长安,垂上青云作好官。
暂向江东一澄按,却归径著侍臣冠。
江夏无双第一人,清明久矣动簪绅。
心平气劲无偏党,好在皇朝作争臣。
乡评久说雁行贤,剖竹封川与剑川。
不用对床风雨约,政成同取旧青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