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二首·其一》
《杂兴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古风

兀兀北窗下,嘈嘈林间鸣。

声各奏小大,谅亦随其形。

倏然气肃冽,一夕俱沈冥。

试语尘中士,细听秋虫声。

(0)
注释
兀兀:孤独的样子。
嘈嘈:嘈杂的。
林间:树林中。
奏:演奏。
谅:大概。
沈冥:沉寂。
尘中士:尘世间的读书人。
翻译
独自坐在北窗下,树林间传来嘈杂的鸣叫声。
声音各自演奏着大小乐章,想必也与它们的形态相关。
忽然间,气息变得寒冷,一夜之间都沉寂下来。
试着告诉尘世间的读书人,仔细聆听这秋天虫鸣的声音。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夜晚之景的诗,通过对北窗下、林间鸟鸣声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魅力。"兀兀北窗下,嘈嘈林间鸣"两句,以拟声词“兀兀”、“嘈嘈”生动地传达出夜深时鸟儿的叫声,这些声音在静谧的夜晚显得尤为突出,营造了一种孤寂而又宁静的氛围。

"声各奏小大,谅亦随其形"两句,则是对这嘈嘈之声进行进一步的描写。诗人通过“声各奏小大”来区分不同鸟儿发出的声音大小,而“谅亦随其形”则暗示每种声音都有其独特之处,仿佛在诉说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倏然气肃冽,一夕俱沈冥"两句,转而描绘了秋天的凉气和夜晚的深沉。"倏然"一词,形容气候突变之快,而“气肃冽”则让人感受到秋风中那股清冷的感觉;"一夕俱沈冥"则是说在短短一个夜晚间,一切都归于寂静和黑暗。

最后两句"试语尘中士,细听秋虫声",诗人的视角转向了读者(“尘中士”),邀请他们去倾听那些微小的秋虫之声。这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欣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提倡——在忙碌和喧嚣中停下脚步,去感受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之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声音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再现,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内心世界的关照与体验。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抱素子作自适图求题

隐者抱幽素,独行穿杳冥。

有诗吟木客,无驾勒山灵。

寒涧流沙白,秋云入竹青。

携琴向何处,弹与野猿听。

(0)

补亡诗.南陔三章

我逝南陔,言陟其岵。昔我行役,瞻望有父。

欲养无由,风木何补。我逝南陔,言陟其屺。

今我行役,瞻望有母。母也倚闾,归则宁止。

南陔有笋,箨实包之。孱孱孩提,孰喔咻之。

慎尔温凊,洁尔旨肴。今尔不养,日月其慆。

(0)

弄玉篇

南天鹏海飞难尽,北极鳌峰镇不摇。

玄圃三山金作殿,青溪百仞玉为桥。

千春翠树玄霜落,九夏洪厓紫雪飘。

桃花零乱常迷路,彩凤翩翩不易招。

十年不得青鸾信,一旦还吹碧玉箫。

窗前度曲通真诀,灶下修丹悟浪烧。

飘飘翠袖空中举,白日于飞作仙侣。

骑鹤双双阆苑来,乘虬两两天台去。

缑山初月似梳明,洛水清波杂佩声。

云车并驾朝王母,霞帐联丝伴许琼。

人间沧海尘将满,天上朱桃果未成。

弱水圜州三万里,方壶绝顶九千坪。

飞去飞来烟雾里,为雨为云朝暮行。

翡翠兰苕不独栖,玉杯金案学齐眉。

岂知宝殿嫦娥怨,翻笑银河织女思。

同是神仙不同乐,掩泪年年伤寂寞。

玉指终朝虚度机,金圭往岁空餐药。

不如且斫潇湘竹,相随共奏鸾凰乐。

(0)

金陵十二钗正册.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0)

人月圆.春晚次韵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0)

鹧鸪天.宫体八首

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金屋暖,玉炉香。春风都属富家郎。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