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风声倩斡旋,回风应是力回天。
当年洚水生灵垫,恨不移之障百川。
南北风声倩斡旋,回风应是力回天。
当年洚水生灵垫,恨不移之障百川。
这首诗《回风岭》由明代诗人钟芳所作,通过“南北风声倩斡旋,回风应是力回天”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深刻思考与赞美。首句“南北风声倩斡旋”,以“南北风声”象征自然界的力量,而“倩斡旋”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力量能够调和、平衡世间万物的期待与敬仰。次句“回风应是力回天”,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回风(即逆风)具有改变天地间局势的能力,暗喻其强大的影响力。
后两句“当年洚水生灵垫,恨不移之障百川”,则将自然之力的运用指向了具体的社会问题——洪水灾害。这里“洚水”指的是泛滥的洪水,“生灵垫”形容洪水淹没百姓家园的惨状。诗人表达了对洪水灾害的深切忧虑,并渴望能像回风一样,有能力阻挡洪水,保护生灵免受灾难。这种强烈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深刻理解与利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责任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兼备自然哲学与人文关怀的双重特质。
讼庭有群鸟,日夕动号鸣。
何所不平事,因之嗟一成。
雷霆官法厉,风雨客心惊。
但得裨高厚,哓音岂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