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浩渺送残春,孤艇凄迷溯暮津。
万事回潮空有泪,残灯相影且为人。
求仁几辈堂堂去,开卷幽情往往新。
一念不回应到海,归田无意誓江神。
双流浩渺送残春,孤艇凄迷溯暮津。
万事回潮空有泪,残灯相影且为人。
求仁几辈堂堂去,开卷幽情往往新。
一念不回应到海,归田无意誓江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舟行的画面,诗人陈曾寿通过双流浩渺、残春消逝和孤艇溯津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情感。"万事回潮空有泪"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面对挫折时只能独自垂泪的无奈。"残灯相影且为人"则以孤独的灯光与人影为伴,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求仁几辈堂堂去"暗示了诗人对道德追求的坚持,但又感叹后继无人,"开卷幽情往往新"则表明他在阅读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发现新的思考。最后两句"一念不回应到海,归田无意誓江神",诗人将个人情感升华,表达出即使面临困境,也无心回归田园,而是决心坚定地面对生活,直到海阔天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波折时的坚韧与孤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扁舟谢逆浪,泊此梧江浔。
孤城倚山颠,下瞰江水深。
兹惟百粤冲,重镇当喉襟。
辕门肃军威,杀气常萧森。
重华不可吊,四野云阴阴。
水井泉尚活,火山光已沉。
夕雾兼晨霏,瘴厉方侵淫。
交南此半途,行迈方自今。
极目天南陲,望望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