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低语。绣帘垂。残日空房梦迷。
白狼塞前书信稀。花枝。好如郎去时。
屋后垂杨临古道。飞絮少。极目空芳草。袖罗单。
愁倚阑。玉关。铁衣春更寒。
鹦鹉。低语。绣帘垂。残日空房梦迷。
白狼塞前书信稀。花枝。好如郎去时。
屋后垂杨临古道。飞絮少。极目空芳草。袖罗单。
愁倚阑。玉关。铁衣春更寒。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闺中思妇的画面。"鹦鹉低语"暗示着孤独与寂寞,绣帘垂落则营造出静谧而冷清的氛围。"残日空房梦迷"表达了女子在黄昏时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白狼塞外的书信稀少,加剧了她的期盼与失落。
"花枝好如郎去时"以花枝比喻昔日的美好时光,与郎君离去形成对比,突显了女子心中的哀伤。"屋后垂杨临古道,飞絮少"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景色,飘零的柳絮象征着离别后的无尽相思。"极目空芳草"则写出女子眺望远方,满眼皆是荒芜,无人能解其愁肠。
"袖罗单,愁倚阑"刻画了女子身着轻薄衣物,倚靠栏杆,内心充满愁苦。"玉关铁衣春更寒"借春天的寒冷来表达她对戍边丈夫的牵挂和内心的孤寂,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离别的深深哀怨。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婉约,展现了清代闺怨诗词的独特韵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