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多胜迹,此地最幽深。
殿角空天外,风泉落石音。
猿啼山有月,花笑客无心。
不尽登临兴,凭高几度吟。
岭南多胜迹,此地最幽深。
殿角空天外,风泉落石音。
猿啼山有月,花笑客无心。
不尽登临兴,凭高几度吟。
这首诗描绘了岭南一处风景名胜的幽静与壮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联“岭南多胜迹,此地最幽深”,开篇点题,赞叹岭南地区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此处最为幽静深远,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颔联“殿角空天外,风泉落石音”,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空灵与静谧。殿角仿佛与天边相连,风声与泉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落在石面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颈联“猿啼山有月,花笑客无心”,运用拟人手法,猿猴在山间啼叫,似乎是在回应天空中的明月;花朵则似乎在对着来访的客人微笑,而客人心中却无波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尾联“不尽登临兴,凭高几度吟”,表达了诗人对这处美景的无限喜爱与感慨。虽然无法完全表达出心中的喜悦与欣赏之情,但每一次登高望远,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岭南某处风景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长天极浦波溶溶,岩峦秀沓青芙蓉。
生绡半幅图远趣,彷佛江山千万重。
近郭名园不知处,楼观依微出深树。
细雨孤帆岛外舟,残烟列骑花间路。
飞流百丈晴虹悬,危梁倒影丹崖巅。
樵径多逢采芝客,石林静隐看棋仙。
层层阁道云连栈,渺渺堤沙落归雁。
剑门天辟穷胜游,湘水秋高纵青盼。
我公心事非等閒,岂必娱情图画间。
意气遥淩葱岭道,声光直动燕然山。
河清海晏升平日,移镇南都今第一。
丹青好写麟阁容,颂功更有如椽笔。
江空月冷天如水,铜龙漏咽沈檀死。
宫中粉黛一千人,白眼相看娇妒起。
自入朱帏并翠户,几番曾得君王数。
君心好恶自不常,岂在区区歌与舞。
宫门倚天铃索垂,冻霜吹老青桐枝。
玉銮隐隐背墙去,何人邀得君王归。
君前岂无容妾地,旧剑犹存肯终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