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宅林园巧,亭垂剪剪茅。
雪香藏冷艳,月影浸疏梢。
桃李陪台等,松筠道义交。
巡檐频索笑,应不厌推敲。
傍宅林园巧,亭垂剪剪茅。
雪香藏冷艳,月影浸疏梢。
桃李陪台等,松筠道义交。
巡檐频索笑,应不厌推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山庄园林景象。开篇“傍宅林园巧,亭垂剪剪茅”两句,通过对宅旁林木和庭院中修剪整齐的草丛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受。
接下来的“雪香藏冷艳,月影浸疏梢”两句,则以梅花的洁白和夜晚月光下的影迹,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高意境。诗人通过对梅花之美的描绘,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于梅花之美的独特感受,也象征着一种品格和精神状态。
“桃李陪台等,松筠道义交”两句,通过列举园中其他植物,如桃李、松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自然界中生命共同生长的和谐场景,同时也隐含了人伦关系的和睦与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最后,“巡檐频索笑,应不厌推敲”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徜徉游走时那种不断寻求、探究自然之美而不感疲倦的心情。这里的“推敲”,既可理解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体验,也可解作诗人的内心世界对于更深层次真理或哲思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庄园林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沉醉,以及对生命和谐共生、精神超脱尘世的向往。
开辟以来,便有此山,独当怒涛。
正秋空万里,寒催雁信,尘寰一簇,轻等鸿毛。
小可诗情,寻常酒量,到此应须分外豪。
难为水,算平生未有,此番登高。
飘飘。
身踏金鳌。
笑终日风波无限劳。
看樯乌缥缈,帆归远浦,廛鱼杂沓,网带馀潮。
待约诗人,相将月夜,取次携杯持蟹螯。
乘桴意,问谁人领解,空立亭皋。
垂杨得地,在楼台侧畔,无人攀折。
不似津亭舟紧处,只伴客愁离别。
丝过摇金,带铺新翠,雅称莺调舌。
芳筵相映,最宜斜挂残月。
却得连日春寒,未教轻滚,一片庭前雪。
应恨张郎今老去,难比风流时节。
醉眼浑醒,愁眉都展,舞困腰肢怯。
有时微笑,把伊绾个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