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延缘胜赏探,流觞曲水渌波涵。
何妨脩禊日过五,且喜行春月正三。
竹径延缘胜赏探,流觞曲水渌波涵。
何妨脩禊日过五,且喜行春月正三。
这首诗描绘了在竹林小径中漫步赏景的情境,以及与友人共聚兰亭,举行流觞曲水之宴的雅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乐的和谐交融。
首句“竹径延缘胜赏探”,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活动——沿着竹林小径探寻美景。竹林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自然的静谧与清新,也象征着高洁与雅致,为后续的赏景活动奠定了基调。
次句“流觞曲水渌波涵”,进一步描绘了活动的场景。流觞,即古代文人雅士在水边举行的一种饮酒游戏,参与者将酒杯置于水面,任其随水流漂动,停于某人面前时,该人便需饮酒。曲水则指弯曲的流水,这里与“渌波”(清澈的水面)相呼应,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生活情趣的品味。
后两句“何妨脩禊日过五,且喜行春月正三”,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相聚时刻的珍惜。脩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通常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举行,人们会到水边沐浴,祭祀河神,以祈求健康与丰收。在这里,“脩禊日过五”可能是指时间的推移,暗示着时光的流转。而“行春月正三”则是对当前时节的描述,正值春季,万物复苏,正是出游赏景的好时节。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对当下相聚的喜悦表示了肯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文化活动的推崇以及对友情与相聚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丹丘先生好仙灵,自言手把天地扃。
雷公电母听使令,众真狎恰通丁宁。
时秋奰屃气不清,海头八月神涛倾。
天河咫尺连沧瀛,风雷雨蚀不暂停。
云林老臣却膻腥,欲召群仙来降精。
奈此淋淫时所丁,海娲岳姥湿辎軿。
丹丘先生溘上征,坐驱羽驾逆云行。
赤龙胜御青鸟迎,手执芙蓉朝玉京。
告道祠官竭精诚,冀陈脩俎灵爽呈。
天胡夺是两眼睛,有光不照孤羁情。
顷之飙风翩以轻,旗旄毵㲚拥飞旌。
口含天语悄无声,为臣特借三日晴。
扶桑旸谷晓曜赪,百拜杂沓天路平。
丹丘先生下太清,首峨琼弁被玉缨。
望中恍惚倏若惊,訇然向我振威狞,曷不从之学长生。
《丹丘先生歌》【元·戴良】丹丘先生好仙灵,自言手把天地扃。雷公电母听使令,众真狎恰通丁宁。时秋奰屃气不清,海头八月神涛倾。天河咫尺连沧瀛,风雷雨蚀不暂停。云林老臣却膻腥,欲召群仙来降精。奈此淋淫时所丁,海娲岳姥湿辎軿。丹丘先生溘上征,坐驱羽驾逆云行。赤龙胜御青鸟迎,手执芙蓉朝玉京。告道祠官竭精诚,冀陈脩俎灵爽呈。天胡夺是两眼睛,有光不照孤羁情。顷之飙风翩以轻,旗旄毵㲚拥飞旌。口含天语悄无声,为臣特借三日晴。扶桑旸谷晓曜赪,百拜杂沓天路平。丹丘先生下太清,首峨琼弁被玉缨。望中恍惚倏若惊,訇然向我振威狞,曷不从之学长生。
https://shici.929r.com/shici/eG1f8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