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歌》
《寒食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东风芳草长,寒食春茫茫。

人家掩门去,鸡犬自相将。

原头簇簇柳与花,行人往来长叹嗟。

旧坟新冢累累是,裂钱浇酒何人家。

桑上鸣鸠唤山雨,雨脚萧萧山日暮。

归来门巷正春寒,花底残红落无数。

北里悲啼夜未休,清弦脆管起南楼。

古今歌笑何时尽,芳草白杨春复秋。

去年巧笑鞦韆女,今年嫁作东家妇。

綵绳画柱似当年,只有朱颜不如故。

百人学仙无一成,麻姑不见但闻名。

万斛春醪须痛饮,江边渔父笑人醒。

(0)
鉴赏

这首《寒食歌》由宋代诗人张耒所作,描绘了寒食节期间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开篇“东风芳草长,寒食春茫茫”,以春风拂过芳草,春意渐浓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人家掩门去,鸡犬自相将”描绘了人们在寒食节这一天的活动,家家户户闭门不出,鸡犬相伴,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情,透露出节日特有的宁静与孤独。

“原头簇簇柳与花,行人往来长叹嗟”则将视线转向广阔的田野,柳树与花朵簇拥,行人来来往往,却长声叹息,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人生的思考。

“旧坟新冢累累是,裂钱浇酒何人家”一句,直接触及生死主题,墓地中既有旧坟又有新冢,人们在寒食节祭拜祖先,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轮回。

“桑上鸣鸠唤山雨,雨脚萧萧山日暮”通过鸟鸣与雨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着日暮的降临,整个场景更加显得寂寥。而“归来门巷正春寒,花底残红落无数”则进一步描绘了归家途中的景象,春寒料峭,花瓣飘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北里悲啼夜未休,清弦脆管起南楼”描述了夜晚的悲泣与音乐的响起,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间百态,既有悲伤也有欢乐,生活总是充满复杂的情感。

“古今歌笑何时尽,芳草白杨春复秋”总结了人生的无常,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时间终将一切消逝,只有自然的循环不变。

最后,“去年巧笑鞦韆女,今年嫁作东家妇。綵绳画柱似当年,只有朱颜不如故。”通过一个女子从少女到新娘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而“百人学仙无一成,麻姑不见但闻名”则借用了仙道故事,讽刺了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往往难以实现。

“万斛春醪须痛饮,江边渔父笑人醒”则是对生活的态度的一种反思,面对人生的苦楚,或许唯有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而江边的渔父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这一切,仿佛在笑看世人的清醒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这一特定时刻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自然的循环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望江南/忆江南.又戏和秋岳

华灯畔,春眼溜微波。

小阁名香笼绣带,画帘人影似轻罗。妙处不须多。

痴蛱蝶,生就绕纤蛾。

玉碾蟾蜍天上梦,风怜翡翠座中歌。多事忆鸾靴。

(0)

念奴娇.客园宴集

闲寻猿鹤,系澄溪小艇,霜清今夕。

好月未亏悬水面,桥外波光已白。

蟹舍黏萍,鸭阑护草,倚徙亭边石。

扫除三径,客园不施逋客。

惆怅年少场中,管弦嘈沸,俯仰皆陈迹。

珍重晚寒留半臂,托兴浑如博弈。

擪笛梅边,搊筝莺语,疑在岐王宅。

阿环微醉,酒边衰鬓堪惜。

(0)

蝶恋花·其三夜忆

纸帐高悬灯影细,人远如天,欲会愁无计。

烦恼何心温绣被,今宵好梦偏回避。

瑞脑生香留半臂,别恨年年,悔解愁滋味。

多是生前相伴系。鲛绡不尽相思泪。

(0)

清平乐·其一闺词

眉痕频皱。不似东风旧。欺尽孤眠寒更透。

生得腰肢元瘦。梨花静掩长门。寻常过几黄昏。

魂向当初销尽,如何又说销魂。

(0)

生查子·其二别思

柳枝离别多,杜牧风流在。

薄幸不成怜,休挽荷花戴。

灯前印口脂,镜里留眉黛。

愁绪问如何,雨滴蕉心碎。

(0)

望江南·其二戊寅初夏

初夏好,门外嫩凉吹。

笋点斑痕抽玳瑁,水添绿晕涨玻璃。新结竹边篱。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