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壁青莲界,苍苔白石关。
春来初出郭,日暮更登山。
岁月频经眼,烟霞可驻颜。
化城依宿处,自觉此身閒。
翠壁青莲界,苍苔白石关。
春来初出郭,日暮更登山。
岁月频经眼,烟霞可驻颜。
化城依宿处,自觉此身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贤隐寺时的所见所感。"翠壁青莲界"写出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幽,仿佛是莲花净土与翠绿山壁相接;"苍苔白石关"则进一步渲染了古朴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古老的石阶和青苔覆盖的山道。春天的到来使得诗人离开城郭,"春来初出郭",傍晚时分又登高远望,"日暮更登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岁月频经眼"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烟霞可驻颜"则寄寓了对超脱尘世、留住青春的渴望。最后,诗人选择在化城(可能指寺庙)过夜,感受到身心的闲适,"化城依宿处,自觉此身閒",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认同和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晚来碧海风沉,满楼明月留人住。
璚花香外,玉笙初响,修眉如妒。
十二阑干,等闲隔断,人间风雨。
望画桥檐影,紫芝尘暖,又唤起、登临趣。
回首西山南浦。问云物、为谁掀舞。
关河如此,不须骑鹤,尽堪来去。
月落潮平,小衾梦转,已非吾土。
且从容对酒,龙香涴茧,写平山赋。
芙蓉城郭,有羽仙骑鹤,来从何处。
曾拉茅君峰顶会,瑶佩随风吹去。
玉笈偷开,青囊拾得,笑看人间世。
藏身壶里,个中别有天地。
共约手种蟠桃,缀花结实,已是三千岁。
欲脍长鲸麟作脯,倒海聊供一醉。
偶忆寒梅,更惭小草,拂袖怀归计。
蓬莱清浅,云帆他日相遇。
露冷广寒夜,唤醒玉真愁。
银桥忆得飞度,曾侍上皇游。
一曲霓裳按罢,两袖天香归后,人去已千秋。
笑倚金粟树,斜插玉搔头。忆钱塘,今夜月,也如钩。
题诗欲寄红叶,又怕水西流。
谁把琵琶弹恨,愁绝多情司马,不是在江州。
醉饮玉山里,有雾绕飞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