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全文
唐 / 陈子昂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yōuzhōutái
táng / chénáng

qiánjiànrénhòujiànláizhě

niàntiānzhīyōuyōuchuàngránérxià

注释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古时指眼泪。
注释2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然:悲伤凄凉。

4、泪:眼泪。

翻译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译文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

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

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赏析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敢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声人生短暂的感喟。诗人纵观古往今来,放眼于历史的长河,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促。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的几十年真如白驹之过隙,转瞬之间就消失了。这种感叹既可以引出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也可以引发加倍努力奋斗的志气。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并不因感到人生短暂而消沉颓唐,反而更加振作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取得接近无限的意义。正因为陈子昂抱着这种积极态度,所以他才“怆然涕下”。也正因为在悲怆的深层,蕴蓄着一股积极奋发欲有所作为的豪气,所以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这是诗人空怀报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细细读来,悲壮苍凉之气油然而生,而长短不齐的句法,抑扬变化的音节,更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陈子昂这首感伤之作是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触发的,但是其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越了他自身以至他所处的时代的范围,带有一定的广泛性。表现在这首诗里的感伤情绪,和世俗的忧生叹逝有明显的不同。这是一种在对事业和人生的执着追求中产生的喟叹。

鉴赏

这首诗是《登幽州台歌》,由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登上高台之后,对于时光流转和历史长河的深切感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古人已经逝去,而未来的人还未到来,我们只能在瞬间的现在中生存。这种感受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悲凉。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两句则是诗人站在高台上,对着辽阔的自然景观,思索到宇宙的浩瀚和时间的无限延伸,不禁产生了深深的情感波动。"悠悠"形容的是天地不仁,万物皆灭的悲凉;"独怆然而涕下"则是诗人内心的感触,他在这样的思索中感到难过,以至于泪水涌出。

总体而言,这四句话通过对历史和宇宙的沉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子昂

陈子昂
朝代:唐   字:伯玉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生辰:公元661~公元702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猜你喜欢

杂感十首·其二

人间白昼自繁华,别有玄心托赋家。

尺牍殷勤非盛览,衡门寂历少侯芭。

劳生晦朔观朝菌,隙地阴晴视昔耶。

何处更求岩壑隐,男儿襟气是烟霞。

(0)

赴狱旅中示客

暂脱南冠坐水湄,残觥沥尽与君知。

时危只恐英雄老,世乱非忧富贵迟。

已见生来同李广,只须死后傍要离。

十年征战兼羁系,见惯休猜不惯悲。

(0)

送钱受之侍郎枚卜罢归一篇·其十

高后在天,哀此下民。笃生神孙,哲惠且英。

襄焉穆穆,终矣明明。惟日之环,匪河之清。

(0)

送汪伯昭游白门伯昭将自京口至栖霞寺因忆旧游走笔得四绝句·其一

款段桥边路欲岐,龙潭驿口日将西。

挥鞭遥指山如伞,一路江帆乱马蹄。

(0)

南归诗十九首·其十九抵家

伯兄性寡营,生理日萧条。

两弟皆食贫,汲汲度昏朝。

为农力不任,课儿亦无聊。

馀润或望余,自顾无脂膏。

今当遂长往,念此中心焦。

勉谢诸兄弟,此非人力邀。

吾宗自薄祜,先达皆早彫。

从兄与仲氏,当年踵登朝。

至今同籍人,秉枢冠百僚。

逝者倘可留,翩然亦云霄。

大命既有制,露电安可饕。

我虽老风尘,寿命较已牢。

与其夭斧斤,宁以樗散逃。

伤彼泉下人,悯我道路劳。

兄弟更相慰,烹蔬倾浊醪。

婆娑阿母旁,此乐何陶陶。

富贵有此否,何乃为我骄。

天伦岂世情,菀枯同所遭。

但当崇令德,慎勿望门高。

(0)

偶成十八韵

石显方含宪,匡衡实要枢。

甘陈功屡抑,堪猛眷终诛。

奏固阴司草,阿新浪结徒。

祸胎成唯诺,国柄博睢盱。

日月宁无照,风云亦有衢。

大横芒已耀,小畜血仍孚。

巾褐无遗壑,旌蒲更满途。

一开钩党禁,复录矢忠儒。

喜簿初矜宠,哀郎竟戮谀。

降娄门莠烂,渴蜺井桐枯。

红朽群窥指,高明魅啸呼。

登墙负子险,据地刎喉愚。

受爵一方怨,辞权万指孤。

真人疑冠玉,假鬼诋匏壶。

子羽何嫌面,维摩好施须。

悲歌终日夜,乐酒且须臾。

门下谁弹铗,闺中孰窃符?

蔡雍倘相识,定为一长吁。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