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时中待制见和定山十咏作诗以谢》
《刘时中待制见和定山十咏作诗以谢》全文
元 / 钱惟善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玉堂学士来湘中,笑揽衡霍吞云梦。

西瞻峨眉呼太白,南望苍梧登祝融。

射鱼昔号玄真子,樵青随处携诗筒。

扁舟匹马万里外,曾渡瀛海过崆峒。

识荆再拜二十载,弃繻谁复怜终童。

辞官钱唐听江雨,愿言《击壤》歌元丰。

定山品题自灵□,屹然当道江争雄。

云泉灵洞自奇绝,烧丹尝闻留葛洪。

浮山下锁蛟龙窟,百川砥柱为之东。

五云高标太古雪,月轮直上清虚宫。

招提翚飞翥龙凤,渔子暝宿芦花风。

是间胜概难指数,作者往往皆名公。

山灵昨夜见我梦,喜得珠玉传无穷。

枚屦何时此幽讨,润色旧观重发幪。

问公前身竟谁是,香山居士东坡翁。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钱惟善的《刘时中待制见和定山十咏作诗以谢》,通过描绘定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诗中首先描述了玉堂学士(即刘时中)来到湘中,笑谈豪情,仿佛能将衡山、霍山、云梦泽尽收眼底,西望峨眉,南眺苍梧,足见其胸襟之广阔。接着,诗人提到刘时中曾效仿玄真子射鱼,随身携带诗筒,乘舟独行万里,渡过瀛海,游历崆峒,展现了其不凡的行迹。

随后,诗人回忆与刘时中的二十年交情,感叹世事变迁,昔日的知音或许已不再有人怜惜。接着,诗人描绘了刘时中辞官后在钱塘江边听雨,希望像古代贤人一样,吟唱《击壤歌》,表达对元丰年间盛世的向往。

诗中还提到了定山的自然景观,如云泉、灵洞、太古雪、清虚宫等,以及招提(寺庙)的建筑之美,渔子在芦花风中宿息的情景,展现了定山的胜景难以尽数,而这些美景往往被名公巨匠所赞颂。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刘时中才华的赞赏,认为他前生可能是香山居士白居易或东坡居士苏轼,表达了对刘时中深厚文学造诣的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定山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钱惟善
朝代:元   字:思复   号:曲江居士   籍贯:钱塘

钱塘人,字思复,号曲江居士。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猜你喜欢

舟过桐庐三首·其三

后面山无数,南头柳更多。

人家逼江岸,屋柱入沧波。

老去频经此,重来更几何。

牛山动悲感,曾侍板舆过。

(0)

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望东山二首·其二

偶因闲步散顽麻,倦唤胡床小歇些。

飞上山头人似鹤,回看溪畔路如蛇。

云烟极目知何处,松竹为门是我家。

下得山来饥更渴,也无麦饭也无茶。

(0)

冲雪送陆子静

猛落还中歇,疏飞忽骤繁。

平欺芦屋脊,偏护竹篱根。

对面看童子,低头印手痕。

销魂送行客,行客更销魂。

(0)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其二

谁谓陈三远,髯张下笔亲。

夫何此意合,恐有宿生因。

我岂慵开眼,年来寡见人。

更烦彫好句,割取楚江春。

(0)

冬至称贺紫宸殿及德寿宫

宫烛奔忙下玉除,晨曦拂掠丽储胥。

东西班动云开合,警跸声来电卷舒。

隆准衣裳红一点,御香烟雾碧千庐。

勋华二圣天齐寿,亚岁年年贺帝居。

(0)

题东西二梁山三首·其二

莫恨当初画得偏,却因偏处反成妍。

喜来舒展愁来蹙,各样娇饶更可怜。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