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那虞物所侵,从教物与我相寻。
云头翻墨任浓淡,山顶泼蓝随浅深。
春色若空疑有著,天工虽巧实无心。
可怜杜宇空多泪,更笑黄鹂强好音。
无我那虞物所侵,从教物与我相寻。
云头翻墨任浓淡,山顶泼蓝随浅深。
春色若空疑有著,天工虽巧实无心。
可怜杜宇空多泪,更笑黄鹂强好音。
这首诗名为《触目》,作者是宋代诗人曾丰。诗中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首句“无我那虞物所侵”,体现了诗人超脱物外的态度,认为自己不被世俗纷扰所影响。接下来,“从教物与我相寻”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相互探寻和融合。
诗人通过描绘云头的浓淡变化和山顶的蓝绿层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动与变化:“云头翻墨任浓淡,山顶泼蓝随浅深。”这几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色彩变幻。
“春色若空疑有著,天工虽巧实无心”进一步赞美了春天的景色仿佛是有意为之,却又出自自然之手,流露出对造物主无为而治的哲学思考。最后两句,“可怜杜宇空多泪,更笑黄鹂强好音”,借杜鹃鸟的哀鸣和黄鹂鸟的欢快叫声,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
空山无人夜色寒,鬼群乱啸西风酸。
绿袍进士倚长剑,席帽鹥影乌靴宽。
灯笼无光照斜水,怒裂鬼头燃鬼髓。
大鬼跳踉小鬼嚎,满地鸊鹈飞不起。
如今城市鬼出游,青天白日声啾啾。
安得此公起复作,杀鬼千万吾亦乐。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金陵山势如蟠龙,金陵美酒玻璃红。
对山酌酒却歌舞,坐笑前辈何英雄。
六朝遗迹漫烟雾,凤凰台上秋无数。
斜阳巷陌燕子飞,秦淮西下长江去。
人生此会不偶然,眼前兴废何须言?
丈夫事业要磊落,比较琐屑非高贤。
我知欧阳乃奇士,乔木故家良有以。
文章五彩珊瑚钩,肺腑肝肠尽经史。
盛时仕宦三十年,东吴西楚情翩翩。
解衣推食待豪杰,气义浑厚无雕镌。
明朝乘兴过南省,鹤背秋声破秋溟。
紫薇花对明月高,呼吸湖光数千顷。
书生潇洒未有家,拟欲结屋青山阿。
故人若有岁寒约,为我载酒寻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