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其一和吴见山韵》
《点绛唇·其一和吴见山韵》全文
宋 / 吴文英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金井空阴,枕痕历尽秋声闹。梦长难晓。

月树愁鸦悄。梅压檐梢,寒蝶寻香到。窗黏了。

翠池春小。波冷鸳鸯觉。

(0)
翻译
金井之上空荡的阴影,枕边的痕迹记录着秋夜的嘈杂。梦境漫长难以醒来。
月光下,乌鸦在愁苦的树上悄然无声。梅花压低了屋檐,寒蝶寻找花香飞来。窗户上凝结了露水。
小小的翠池春天景色,水面微冷让鸳鸯惊醒。
注释
金井:形容井栏华丽或井边有金色装饰。
空阴:空旷阴暗的地方。
秋声:秋天的自然声音,如风声、落叶声。
梦长:梦境漫长。
难晓:难以醒来。
月树:月光照亮的树。
愁鸦:忧郁的乌鸦。
悄:悄悄地,无声无息。
梅压檐梢:梅花盛开,压低了屋檐。
寒蝶:寒冷天气中的蝴蝶。
窗黏了:窗户上凝结了露水或霜,显得粘连。
翠池:绿色的池塘。
春小:春天的景色清新小巧。
波冷:水面冷冽。
鸳鸯觉:鸳鸯被冷意惊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点绛唇·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秋夜中的凄清与孤寂。

"金井空阴,枕痕历尽秋声闹。" 这两句描写了夜深人静时分,室内外的寂静唯有秋风的声音在耳边回响,枕上留下的泪痕证明了作者心中的忧伤已久。

"梦长难晓。月树愁鸦悄。" 梦中之梦难以捉摸,似同月下树影中那般模糊不清,而树间传来的鸦鸣声,更添几分愁绪和孤独感。

"梅压檐梢,寒蝶寻香到。" 这两句则描写了外界的景象,梅花在夜风中摇曳,仿佛压着檐梢,而那寒蝶却依旧在寻找着花间的残香。

"窗黏了。翠池春小。波冷鸳鸯觉。"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室内外的静谧与清凉,窗上因露水而变得湿润,池中春意已不再浓烈,而那波光中的鸳鸯也似乎感受到了夜晚的寒冷。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文英

吴文英
朝代:宋   字:君特   号:梦窗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生辰:约1200~1260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猜你喜欢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其二

帝业承瓜瓞,天伦映棣华。

千年垂接统,四海自为家。

毕郢终何恨,苍梧邈已赊。

庙壖惊指顾,行路泣悲笳。

(0)

又明日复同惇立总领吴德素运使章思台过天禧寺登雨花台再用前韵

言经朱雀桁,复度白鸡年。

谢公不可见,废垒蔓草缠。

三日瞰坰牧,所怀多昔贤。

陂陀北城墩,谁可作九泉。

石头控峥嵘,目尽西南天。

定都记孔明,赤壁方凯旋。

惟初鼎足计,用意良已虔。

更作长干行,秦淮乱清涟。

残春扫馀花,密叶未有蝉。

高台略四远,绿野浮芊眠。

午阴久未移,幽景为我延。

使君固不凡,况有嘉客先。

老大百念息,爨馀岂遗烟。

了知尘外心,本自无间然。

(0)

戏示幕客

不用黄金更筑台,一时倾盖尽奇材。

关中岂是穰侯物,浪怕诸侯客子来。

(0)

偈二十七首·其十四

日日日东出,日日日西没。

人命在呼吸,百年轻倏忽。

蓦地得逢渠,掀翻生死窟。

放出辽天鹘,万重云一突。

(0)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三十一

溪头杨柳未堪折,岭上寒梅已过时。

欲赠行人无所有,为君拈出岁寒枝。

(0)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十六

年年今夜月华多,一点云生仗是魔。

争似曹溪门下叟,一轮空月照婆婆。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