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许东传·其二》
《送许东传·其二》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转蓬孤鹤昔流人,千里楼西客此身。

江海相忘鱼自乐,雪霜已过树回春。

长安索米非方朔,谷口耕云待子真。

收拾从来忧国泪,太平无复事沾巾。

(0)
翻译
从前像飘蓬和孤鹤的游子,我流浪在千里之外的楼西边。
江海中的鱼儿忘却了彼此,各自享受快乐,即使经历过风霜,树木也会迎来春天的复苏。
在长安求取粮食不再像方朔那样艰难,我在谷口耕耘,期待你的到来,子真。
一直以来,我为国家忧虑的泪水已经收起,如今太平盛世,无需再让眼泪沾湿衣襟。
注释
转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孤鹤:象征孤独高洁的品格。
流人:流离失所的人。
江海相忘:形容鱼儿在江海中自由自在,忘记外界纷扰。
雪霜已过:指经历过的困难或严冬已经过去。
方朔:汉代人,以贫穷闻名,此处借指艰难的生活。
子真: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理想中的贤者。
收拾:收起,停止。
忧国泪:因关心国家而流下的泪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送许东传(其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惆怅情怀,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转蓬孤鹤昔流人,千里楼西客此身。" 这两句开篇便以远行的鸟儿比喻离去之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自我定位,如同旅居他乡的孤独客人。

"江海相忘鱼自乐,雪霜已过树回春。" 这两句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之变化的情怀。江海不记往事,鱼儿自在享乐;冬去春来,自然界更新,这种境界也暗示了人生变迁,不必过于沉溺于过去。

"长安索米非方朔,谷口耕云待子真。" 这两句中,“长安”指的是唐都城,是诗歌中的虚构或想象之地;“索米”则是寻找生活所需的意思,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收拾从来忧国泪,太平无复事沾巾。" 最后两句则显露出诗人的忧虑和期盼。诗人希望能够结束过去所有为国事所流下的悲哀,并期待着未来太平盛世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惆怅,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与期盼。诗中既有对逝去时光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题画幅四首·其四画

云树几重楼外景,江山千里意中行。

谁能点破龙睛去,笔底天然弄化生。

(0)

题画幅四首·其三书

架上牙签贤未触,壁中科斗典谁删。

要知六籍传心者,不在区区行墨间。

(0)

宿天界寺留半峰上人

深巷虚斋草露漙,高僧净戒夜忘寒。

编篱拟畜白糜鹿,种竹尽长青琅玕。

山谷七言云里和,楞伽四卷月中看。

閒来梦觉游禅去,愧尔弥天释道安。

(0)

东山寺留别限韵走笔

彩鹢欲发涪江涯,攀翻再折青杨枝。

青杨千缕数不尽,彩鹢一去来何时。

吴宫花飞莺语切,蜀岭雪滞雁声迟。

须知丈夫多意气,岂为中年难别离。

(0)

送苏粤峰同年池州节推

青襟同旅食,白首得心朋。

并马春林玉,连床夜雨灯。

谳疑新有命,委印旧称能。

公暇齐山上,琴樽好健登。

(0)

答林南江二首·其一

徙倚棂轩前,萧散更悽恻。

凉风入我户,促织居我壁。

诗节忽变迁,感此意何极。

嗟我同心友,千里会一夕。

握手初论交,不辨主与客。

雅志慕古人,历历见肝膈。

鲍叔欢在今,平仲何必昔。

常恐大鹏飞,一朝复离析。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