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仪真范氏义门》
《仪真范氏义门》全文
明 / 张以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浇风久矣变淳源,范氏犹称古义门。

四世于今千指盛,十年似尔几家存。

棠华煜煜宜兄弟,竹笋攒攒长子孙。

故里相从何日遂,秋风江上战尘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ēnfànshìmén
míng / zhāngníng

jiāofēngjiǔbiànchúnyuánfànshìyóuchēngmén

shìjīnqiānzhǐshèngshíniáněrjiācún

tánghuáxiōngzhúsǔnzǎnzǎnchángsūn

xiāngcóngsuìqiūfēngjiāngshàngzhànchénhūn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以宁所作的《仪真范氏义门》,主要描绘了范氏家族世代传承的淳厚家风和繁荣景象。首句“浇风久矣变淳源”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变迁中,范氏家族坚守传统美德的赞赏,认为他们的行为犹如一股清流,回归淳朴之源。接下来的“四世于今千指盛”强调了范家人口众多,家族繁盛,延续了四代且人丁兴旺。

“十年似尔几家存”进一步强调范氏家族的长久延续,指出在十年间,能像他们这样保持家族兴盛的并不多见。诗人通过“棠华煜煜宜兄弟,竹笋攒攒长子孙”这两句,运用比喻,将家族成员比作繁茂的棠花和攒动的竹笋,象征着和睦的兄弟关系和子孙满堂的景象。

最后两句“故里相从何日遂,秋风江上战尘昏”表达了诗人对范氏家族团聚的期待,希望在战乱的背景下,他们能在故乡重逢,共享天伦之乐,然而现实却是秋风中的江面弥漫着战尘,暗示了时局的动荡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范氏家族的家风和人丁兴旺,同时也寓含了对和平与团圆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以宁
朝代:明

(1301—137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猜你喜欢

陈右崧大守将赴京过予晚酌

金井梧桐叶正稀,漫劳车马款荆扉。

天高海岳含秋色,风起桑榆送夕晖。

对酒不堪闻羽檄,忧时谁复念宵衣。

争看威凤翔千仞,好向朝阳览德辉。

(0)

泛海有述

孤屿横连海,渔樵共一家。

沧波浮日月,远树带云霞。

夜静骊珠现,沙平雁阵斜。

扁舟星汉近,缥缈泛仙槎。

(0)

罗浮吟

我昔游沧海,披图访名山。

五岳三山常在念,匡庐瀑布相往还。

自从轗轲赋归来,雄剑锈涩生苍苔。

有时登高纵远望,临风感事增徘徊。

有客有客山中回,高谈四座倾金罍。

话我罗浮福地好,千岩万壑真堪老。

莲峰四百插清秋,烟霞缥缈连蓬岛。

黄龙洞深猿狖号,铁桥窈窕岚霏扫。

清泉白石羽人居,隐文秘诀真仙造。

丹井犹存葛洪旧,九转功成飞步早。

此中胜事难得知,世上勋名安足道。

我来听此心茫然,层崖叠嶂生眼前。

酒酣起坐复长啸,赤脚欲踏罗浮巅。

寒风吹林夜瑟瑟,恍惚如闻卓锡泉。

形骸脱略遗垢俗,愿入山中结胜缘。

乃知富贵徒为尔,黄金白璧终须捐。

脂韦磬折事权贵,何如逍遥寻列仙。

我歌罗浮吟,请君倾耳意实深。

高台曲池终已矣,翠微丹壁空岖嵚。

寄言宇宙摄生者,好向飞云顶上寻。

(0)

北山访梁思伯诸子不遇·其二

此日相期汗漫游,独寻猿鹤北山头。

池塘花落无人管,空锁蝉声一院秋。

(0)

同曹明府游厓分韵得水字·其二

我朝重劝典,春秋崇明祀。

贤侯修厥常,静嘉叶笾簋。

郁郁祠畔松,湜湜涧中芷。

微涛送我哀,遗芳犹濡轨。

夙愿获追随,扁舟向江舣。

溪鸟傍旟鸣,际此风日美。

(0)

秩满荫子酬素原先生

虚糜忽奏虞廷考,殿最从将汉法持。

岂谓恩叨延世泽,翻惭尘忝负明时。

过庭祇望书能读,报国那知孝可移。

我已偏舟归海上,逢人休说有垂丝。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