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别双垂泪,虚名五品官。
岂能忘顷刻,不见寄平安。
远道三千里,孤舟十八滩。
何时得归去,细与说艰难。
生别双垂泪,虚名五品官。
岂能忘顷刻,不见寄平安。
远道三千里,孤舟十八滩。
何时得归去,细与说艰难。
这首诗《思家》是明代诗人董纪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首句“生别双垂泪”,开篇即以“生别”二字点明了离别的痛苦,双垂之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亲人分离时内心的悲痛与不舍。接着,“虚名五品官”一句,看似在述说自己的官职地位,实则暗含着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感,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无奈与讽刺。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某种侧面。
“岂能忘顷刻,不见寄平安。”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深,即使片刻不见,也难以忘怀,更渴望能够收到家人的平安消息,以此慰藉心中的牵挂与不安。
“远道三千里,孤舟十八滩。”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理距离和航行的艰难,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与家乡之间的空间阻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最后,“何时得归去,细与说艰难。”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希望早日回到家乡,与家人详谈旅途中的种种困难与不易。这种对回归的渴望,是对亲情的最真挚呼唤,也是对生活困境的一种坦然面对。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在异乡生活的不易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