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黄树老绿阴浓,下有陈宫遗甃。
金绠银床,总繁华非旧。泥封古宝。
等不出、洗妆时候。鼓振琼楼,书藏锦褥,玉人香瘦。
谁扶起一双翠袖。叹庭花已落,麦苗空秀。
轻掷河山,算兴亡难究。余香染手。
尚红沁、石痕如绣。野客秋寻,山僧晚汲,紫泉空溜。
藤黄树老绿阴浓,下有陈宫遗甃。
金绠银床,总繁华非旧。泥封古宝。
等不出、洗妆时候。鼓振琼楼,书藏锦褥,玉人香瘦。
谁扶起一双翠袖。叹庭花已落,麦苗空秀。
轻掷河山,算兴亡难究。余香染手。
尚红沁、石痕如绣。野客秋寻,山僧晚汲,紫泉空溜。
这首清代吴绮的《辘轳金井·燕支井》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怀旧的画面。首句“藤黄树老绿阴浓”以深沉的色调勾勒出古老井边的老藤和浓密的树荫,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下有陈宫遗甃"则暗示了这口井曾与古代宫殿相关,增添了历史的厚重。
接下来的几句,“金绠银床,总繁华非旧”表达了对往昔荣华的追忆,金制的吊桶和银色的井栏,如今都显得不再繁华,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泥封古宝”进一步强调了井的年代久远,其中可能隐藏着珍贵的历史遗迹。
“鼓振琼楼,书藏锦褥,玉人香瘦”通过想象,将井与过去的宫廷生活相连,描述了昔日的热闹与美丽,但如今只剩下寂静与凄凉。“谁扶起一双翠袖”则借女子的形象,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后半部分,“叹庭花已落,麦苗空秀”描绘了庭院的凋零,暗示了世事无常。“轻掷河山,算兴亡难究”感慨历史的兴衰难以预料。“余香染手,尚红沁、石痕如绣”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了井水的香气,即使岁月流逝,痕迹犹在。
最后,“野客秋寻,山僧晚汲,紫泉空溜”描绘了现代人对古井的探寻,只有山野之客和僧人偶尔来此取水,井水静静地流淌,更显其孤独与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井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以及对过往繁华的深深怀念。
阿房宫中星万点,荧荧绮户秋波滟。
当年对此知何人,香销腻玉愁云掩。
照胆铸成粉黛悲,三千宫女敛蛾眉。
骊山未毕重瞳入,咸阳三月青磷窥。
自从埋照归东海,苔封水浸寒光在。
洗出窗前皎月生,那知朝市浮云改。
绛气连朝瞩太清,一泓秋水淡空明。
红颜阅历知多少,霜鬓怜予亦有情。
前年屡憩慈仁寺,古松苍翠流云气。
高枝偃盖撑晴空。低枝攫拿捎厚地。
青天忽诧蛟龙蟠,赤日只疑风雨至。
今年重到慈仁来,苍皮惨裂枯干摧。
一株已遭斤斧伐,一株仅存神郁屈。
倔强尚与夔?争,爱惜或愁雷雨拔。
其余四株稍葱茜,青青翻是寻常质。
我闻此松植自金元年,胡为摧折荒寒烟。
摩挲三叹泪如缕,嗟尔托根原失所。
慈仁寺中大作集,寺门日日飞尘土。
珠玉锦绣走黄埃,日炙风霾气凄苦。
孤根不免虫蚁穴,劲骨宁能驵侩伍。
君不见庐山简寂观,高松千尺飘霜霰。
白鹤两两巢其巅,仙人羽客时相见。
又不见天台桥畔松,作鳞之而苍虬龙。
银河倒挂玉淙淙,樵斤猎火何由篷。吁嗟乎!
人生位置有如此,上马出门暮山紫。
《慈仁寺古松歌》【清·邵长蘅】前年屡憩慈仁寺,古松苍翠流云气。高枝偃盖撑晴空。低枝攫拿捎厚地。青天忽诧蛟龙蟠,赤日只疑风雨至。今年重到慈仁来,苍皮惨裂枯干摧。一株已遭斤斧伐,一株仅存神郁屈。倔强尚与夔?争,爱惜或愁雷雨拔。其余四株稍葱茜,青青翻是寻常质。我闻此松植自金元年,胡为摧折荒寒烟。摩挲三叹泪如缕,嗟尔托根原失所。慈仁寺中大作集,寺门日日飞尘土。珠玉锦绣走黄埃,日炙风霾气凄苦。孤根不免虫蚁穴,劲骨宁能驵侩伍。君不见庐山简寂观,高松千尺飘霜霰。白鹤两两巢其巅,仙人羽客时相见。又不见天台桥畔松,作鳞之而苍虬龙。银河倒挂玉淙淙,樵斤猎火何由篷。吁嗟乎!人生位置有如此,上马出门暮山紫。
https://shici.929r.com/shici/NL9P7Y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