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曾不置黄金,野褐纶巾善陆沉。
七十康强疑有道,一毫荣辱不惊心。
草根露冷沾芒屦,柏子烟清暖布衾。
时启青囊看山水,行歌行入白云深。
床头曾不置黄金,野褐纶巾善陆沉。
七十康强疑有道,一毫荣辱不惊心。
草根露冷沾芒屦,柏子烟清暖布衾。
时启青囊看山水,行歌行入白云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人形象。诗人陈深以"床头曾不置黄金,野褐纶巾善陆沉"开篇,暗示周山人生活简朴,不追求世俗的富贵,仅着粗布衣冠,心境淡泊。"七十康强疑有道"赞美了山人的健康和修养,似乎他的长寿与内心的智慧有关。"一毫荣辱不惊心"进一步揭示了他超脱名利的态度,面对荣辱无动于衷。
接下来的两句"草根露冷沾芒屦,柏子烟清暖布衾"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山人生活的宁静与自然,芒鞋踏过清晨的露水,布衾在柏子烟的熏陶下显得温暖舒适。最后,诗人以"时启青囊看山水,行歌行入白云深"收尾,青囊象征智慧,山人时常打开它欣赏山水,悠然自得地唱着歌,身影渐渐消失在白云深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周山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超凡脱俗的隐士风范,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理想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