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无数椽屋,盖成多是俗。
如此乱山中,非关松石竹。
谁无数椽屋,盖成多是俗。
如此乱山中,非关松石竹。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谁无数椽屋,盖成多是俗"表明在尘世间,每个人都可能拥有或追求那些看似完美但实则平常的居所。然而,诗人并不为此所动,他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
"如此乱山中,非关松石竹"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归属。他不愿意羁留在世俗的框架内,而是愿意隐逸于那充满松石竹的乱山之中。这里的"非关"意味着超脱尘俗,寻求心灵的净化和自由。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世俗生活与山林隐逸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生命价值的独特追求。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的高洁情操和审美取向。
宇宙风烟阔,山林日月长。
开滩通燕尾,伐石割羊肠。
盘谷堪居李,庐山偶姓康。
知名总闲事,一醉棹沧浪。
几许暮春清思,未知芍药,先拟荼蘼。
老却东风,春去不与人期。
似情多、何曾荀倩,便梦断、不为崔徽。且衔杯。
暖风袭袭,淡日晖晖。怎知。
怀芳心在,树花露泣,叶竹烟啼。
满目青红,新愁成阵恨成围。
画帘空、龙媒独倚,午阴静、燕子双飞。任春归。
寻人柳下,梦句堂西。
渺渺怀芳意,苦对景、可怜生。
记燕外莺边,柳深竹嫩,度密穿青。
如今淡烟细雨,正午窗半梦酒初醒。
乐事怎堪重省,起来一饷愁萦。悠然又把酒壶倾。
摆不动离情。想闲却春游,绿阴深院,芳草长亭。
乾愁有谁解得,傍晚来,风起碎池萍。
坐待晴云四卷,依然月上疏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