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雁荡山》
《游雁荡山》全文
明 / 高攀龙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昔我爱邱山,名胜土梦想。

去去三十年,尘事空鞅掌。

兹游惬始愿,千里遂独往。

望山屡驰骛,入谷转疑恍。

仰观秋瀑飞,頫听潭流响。

阳崖峙雄突,阴洞藏奇敞。

幽寻碧涧底,遐瞩紫霄上。

春风荡轻阴,百里见开朗。

青丹未可图,文翰谁能髣。

栖心愿止托,回首空怅怏。

胜地古今存,浮生俄顷赏。

安得结茅庐,于此一偃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的《游雁荡山》。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雁荡山的向往与游览后的感慨。

首句“昔我爱邱山,名胜土梦想”表达了诗人对山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将雁荡山视为心中的理想之地。接着,“去去三十年,尘事空鞅掌”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三十年的光阴仿佛在忙碌的生活中匆匆而过。

“兹游惬始愿,千里遂独往”则表达了诗人终于实现愿望,独自前往雁荡山的心情。接下来的几句“望山屡驰骛,入谷转疑恍”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感受,既有对未知的期待,也有对山路的疑惑和不确定。

“仰观秋瀑飞,頫听潭流响”展现了雁荡山的壮丽景色,瀑布飞流直下,潭水潺潺作响,动静结合,生动形象。随后,“阳崖峙雄突,阴洞藏奇敞”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雄伟和洞穴的奇特,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幽寻碧涧底,遐瞩紫霄上”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索山涧的宁静与远眺天空的广阔,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最后,“春风荡轻阴,百里见开朗”描绘了春风吹拂,云雾散去,视野开阔的景象,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青丹未可图,文翰谁能髣”表达了诗人对雁荡山美景难以用言语或文字完全表达的感慨。接下来,“栖心愿止托,回首空怅怏”则是诗人对雁荡山美景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胜地古今存,浮生俄顷赏”总结了雁荡山作为千古名胜的存在,同时也感叹人生的短暂,即使能欣赏到如此美景,也终将过去。最后,“安得结茅庐,于此一偃仰”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雁荡山定居,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荡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游览时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高攀龙

高攀龙
朝代:明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2年 - 1626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奉和督府庆云瑞鹊诗有序·其二

喜鹊朝朝噪穗城,元戎十乘启先行。

蜃楼一望收空碧,龙篴千艘毊晚晴。

露布早驰天北阙,烽烟夜静海西营。

东征将士磨崖在,我欲从公纪骏声。

(0)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其五

玄都沧海事溟溟,且拟人间知有亭。

秋水微茫随地碧,云山寥落隔江青。

喜看嘉客供新稻,频唤诸孙讲旧经。

兰砌芝园欣似续,歌诗执礼日趋庭。

(0)

次韵

万树桃燃一洞霞,结茅洞口是谁家。

不知天地此何世,惯见春山开乱花。

石窦引泉鸣碧玉,药炉有火煮丹砂。

年来九转功将就,普济群生应未涯。

(0)

春日泛湖漫兴·其三

望湖情落落,天远碧萋萋。

绿树新黄鸟,青山旧锦鸡。

五风随鹢舫,三户傍渔堤。

处士高栖在,移舟更水西。

(0)

盍簪楼杂咏十首·其七

上上盍簪楼,遥天一望收。

日移南陆晷,风送海门秋。

五岭紫霞幛,三山杜若洲。

看看星河近,乘槎好溯流。

(0)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其五

交梨大如斗,火枣围盈尺。

缤纷荐寿筵,共映蟠桃赤。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