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鹤亭边问隐沦,寒梅不似去时春。
孤山三尺残碑在,犹是西湖旧主人。
放鹤亭边问隐沦,寒梅不似去时春。
孤山三尺残碑在,犹是西湖旧主人。
这首诗描绘了对林和靖墓地的访问与感慨,通过对比往昔与今日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墓主身份的尊敬。
首句“放鹤亭边问隐沦”,诗人站在放鹤亭旁,向隐居的生活发问,暗示了对林和靖隐逸生活的追忆与向往。接着,“寒梅不似去时春”一句,以寒梅的凋零反衬出季节的变迁,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寒梅的“不似”二字,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也是对心境的投射,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
“孤山三尺残碑在”,诗人转向对林和靖墓地的描述,提到墓前的残碑,这不仅是对墓主生平的纪念,也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最后,“犹是西湖旧主人”一句,点明了林和靖与西湖的深厚联系,强调他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影响依旧存在于这片土地上,成为西湖的永恒主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放鹤亭、寒梅、残碑和西湖的描绘,展现了对林和靖及其生活、思想的深切缅怀,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
舍北女儿画眉短,秋波澄澈青螺远。
云罗雾縠缟素衣,至今尚未逢刘阮。
舍南女儿画眉长,春山掩映流辉光。
翠羽明珠雕玉佩,至今未嫁东家王。
桃李香飞春色里,芙蓉照影秋江水。
桃李花时芙蓉生,芙蓉花时桃李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