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西陵路,君王不复游。
高台铜雀暮,故苑石麟秋。
舞将罗袖歇,歌倚穗帷愁。
浮云渺天末,漳水共悠悠。
松柏西陵路,君王不复游。
高台铜雀暮,故苑石麟秋。
舞将罗袖歇,歌倚穗帷愁。
浮云渺天末,漳水共悠悠。
这首《铜雀伎》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通过对铜雀台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诗中以“松柏西陵路”开篇,暗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铜雀台作为曹操的行宫,曾是繁华一时的象征,如今却只剩下“高台铜雀暮”,“故苑石麟秋”的荒凉景象。
“舞将罗袖歇,歌倚穗帷愁”两句,通过描写昔日歌舞升平的场景如今已成过往,舞者罗袖不再飘扬,歌声也化作了对往昔繁华的哀愁。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最后,“浮云渺天末,漳水共悠悠”以自然界的景象收尾,浮云在天边飘渺不定,漳水则静静地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当时的自然景色,更寓意深远,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短暂与历史永恒之间的关系。
整体而言,《铜雀伎》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长途且喜趍官舍,病客浑忘历瘴乡。
入座水声连枕席,绕堂山色晃衣裳。
青青竹映桁杨冷,片片花薰簿牒香。
隐吏只嫌明月少,今逢皓彩若为狂。
黄茂信嘉谷,焉用杂稂莠。
稂莠何足言,蟊贼竟长亩。
所以九苞羽,翱翔千仞霄。
岂与鹳雀辈,争路鸣嘐嘐。
我愿裁锦字,寄声于清飙。
为我语神禽,无然困山椒。
孤竹归西伯,尼父无停镳。
轩皇本神圣,阿阁当来巢。
但恐良媒隔,寂寂谁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