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旗千片廪君船,妖妇春澄梦泽天。
百粤风烟通马援,八公草木走苻坚。
帝心自切平吴后,庙算真成下濑先。
从此蛮方歌大定,竹筇蒟酱贡年年。
降旗千片廪君船,妖妇春澄梦泽天。
百粤风烟通马援,八公草木走苻坚。
帝心自切平吴后,庙算真成下濑先。
从此蛮方歌大定,竹筇蒟酱贡年年。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以及对胜利者的颂扬。开篇“降旗千片廪君船”,以“降旗”象征战争的结束,形象地展示了战事的激烈与最终的和平。接着,“妖妇春澄梦泽天”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战争中的复杂情感比作春日的宁静,暗示战争带来的动荡已逐渐平息。
“百粤风烟通马援,八公草木走苻坚”两句,通过历史人物马援和苻坚的典故,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战争的场景,同时也暗含着对当前胜利的自豪感。马援是东汉名将,苻坚则是前秦皇帝,两人的故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军事行动。
“帝心自切平吴后,庙算真成下濑先”则表达了对统治者决策的赞美,认为在平定吴国之后,庙堂之上的智慧已经预见并规划好了未来的战略,预示着胜利的到来。
最后,“从此蛮方歌大定,竹筇蒟酱贡年年”两句,预示着和平的到来,蛮方(泛指边远地区)将歌颂胜利,竹筇(竹杖)和蒟酱(一种调料)作为贡品,象征着和平与繁荣的持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描绘,展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与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安定的向往。
天工何意,碎琼珰玉佩,书空千尺。
箬笠蓑衫扁舟下,淮口烟林如织。
飞观嶙峋,子亭突兀,影浸澄淮碧。
纶巾鹤氅,是谁独笑携策。
遥想易水燕山,有人方醉赏,六花如席。
云重天低酣歌罢,胆壮乾坤犹窄。
射雉归来,铁鳞十万,踏碎千山白。
紫箫声断,唤回春满南陌。
团菊苞金,丛兰减翠,画成秋暮风烟。
使君归去,千里倍潸然。
两度朱幡雁水,全胜得、陶侃当年。
如何见,一时盛事,都在送行篇。
愁烦。
梳洗濑,寻思陪宴,把月湖边。
有多少、风流往事萦牵。
闻道霓旌羽驾,看看是、玉局神仙。
应相许,冲云破雾,一到洞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