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将我此来游,白鹭那知客有愁。
如子矜持山玉立,似予迂阔水盘洲。
尘襟抖擞风云入,石刻摩挲岁月流。
惆怅谪仙鸾驭远,离离别恨黯滩头。
何人将我此来游,白鹭那知客有愁。
如子矜持山玉立,似予迂阔水盘洲。
尘襟抖擞风云入,石刻摩挲岁月流。
惆怅谪仙鸾驭远,离离别恨黯滩头。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远方游子的关切与离别之愁。开篇即提出“何人将我此来游”一问,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迷茫,仿佛是在询问命运为何带自己到这片土地上游历。
接着,“白鹭那知客有愁”则是通过白鹭的形象,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孤独。白鹭作为一种常见于水边的鸟类,清净无为,它不知人类旅途中的烦恼,只能默默地陪伴着诗人。
“如子矜持山玉立,似予迂阔水盘洲”中,“如子”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知己,而“我”则是诗人自己。这里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友情比作坚固的山玉,将自我比作曲折的水边地形,表达了对朋友之美好和自我之复杂性格的赞赏。
“尘襟抖擞风云入,石刻摩挲岁月流”则是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尘埃随风起舞,仿佛能够穿透时空;而石刻上的痕迹,则是岁月无声中留下的印记。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时间流逝与自然变迁的哲理。
“惆怅谪仙鸾驭远,离离别恨黯滩头”一句,通过对古代神话人物谪仙的提及,以及“鸾驭”这一神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之深。同时,“离离别恨”四字,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舍,这些情感如同潮水一般,在心头泛起层层波澜。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友情、自我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旅途的独到领悟。
往岁孟秋月,我行东出关。
人烟眇归路,风雨转河湾。
别恨友游失,心成木石顽。
有随妻子叹,无语鸟乌闲。
曩事空回首,微官真强颜。
旧谙尘土迸,频辱簿书颁。
日月勤忧患,庭闱实阻艰。
自忘身窘束,时得泪潺湲。
疾病衰犹活,漂流老未还。
误沾文字癖,虚觉鬓毛斑。
苦语终难好,芜辞漫不删。
绝知出意表,敢复见颜间。
二子今怀璧,群公时赐环。
寄书常恨草,雕句得无悭。
晚照云千叠,新凉月半弯。
相忘有道术,那得厌尘寰。
圣治光三辅,皇威极百蛮。
物能同应瑞,民自不藏奸。
薄技宁堪奏,馀光或许攀。
何须阳翟望,咫尺是箕山。
《寄江端太子之晁冲之叔用》【宋·吕本中】往岁孟秋月,我行东出关。人烟眇归路,风雨转河湾。别恨友游失,心成木石顽。有随妻子叹,无语鸟乌闲。曩事空回首,微官真强颜。旧谙尘土迸,频辱簿书颁。日月勤忧患,庭闱实阻艰。自忘身窘束,时得泪潺湲。疾病衰犹活,漂流老未还。误沾文字癖,虚觉鬓毛斑。苦语终难好,芜辞漫不删。绝知出意表,敢复见颜间。二子今怀璧,群公时赐环。寄书常恨草,雕句得无悭。晚照云千叠,新凉月半弯。相忘有道术,那得厌尘寰。圣治光三辅,皇威极百蛮。物能同应瑞,民自不藏奸。薄技宁堪奏,馀光或许攀。何须阳翟望,咫尺是箕山。
https://shici.929r.com/shici/fn51LHvh.html
君不见南江老龙夜不眠,令我破屋开青天。
千岩倒壁卷角上,一榻却在洪涛前。
又不见江头古木一尺围,猿猱接手悬高枝。
雨中寒芦披靡去,天际风帆先后归。
陈生故是可怜人,笔虽未到心已亲。
南村北村渴欲死,怪此一室无纤尘。
郑虔祁岳不解奇,韩干画马空多肥。
万里咫尺君得之,更看湘江雷雨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