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邓尚龙避地省中三作怨溢于词排和一律勉以教子》
《答邓尚龙避地省中三作怨溢于词排和一律勉以教子》全文
明 / 张嗣纲   形式: 七言律诗

闻君避地客三城,几度登林咏不平。

珠海漫游惟洗恨,层楼高眺倍伤情。

盗窥梁上呼儿训,卮匿怀中岂仆惊。

但得青毡长物在,鹿门修竹可谈经。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嗣纲对友人邓尚龙避难他乡的关怀与勉励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如何面对困境、教育子女的深思。

首联“闻君避地客三城,几度登林咏不平”,开篇即点出友人邓尚龙因避难而流离失所,多次登高望远,抒发内心的不平与苦楚。这里不仅描绘了友人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公。

颔联“珠海漫游惟洗恨,层楼高眺倍伤情”,进一步描述了友人在珠海漫游时,试图通过自然美景来洗涤心中的怨恨,然而站在高楼之上,更觉世事沧桑,内心更加感伤。这一联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凸显了友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盗窥梁上呼儿训,卮匿怀中岂仆惊”,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友人对子女的教育与关爱。即使在避难的艰难时刻,友人仍不忘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强调诚实与勇敢的重要性,同时展现出对子女的深切关怀,即使在危险之中也不忘保护他们。

尾联“但得青毡长物在,鹿门修竹可谈经”,表达了对友人精神财富的肯定与鼓励。即便身处逆境,只要内心坚守正义与知识,就如同拥有宝贵的财富。最后,以鹿门山的修竹象征着友人可以在此静心读书、传授知识,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避难经历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教育子女的深情赞颂,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人性光辉的赞美。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与道德理想。

作者介绍

张嗣纲
朝代:明   字:效忠   籍贯:清远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猜你喜欢

赠医黎念石时余病臂得愈

曲肱人在清凉界,展簟南窗足醉眠。

寒入玉楼偏掣肘,药传金匕即回天。

壶中日月离尘境,杏里园林拥地仙。

愿乞馀丹医懒骨,破除贪睡学参禅。

(0)

七夕木兰堂社集晚泛

浩淼横塘接汉津,轻风吹浪白如银。

登楼遥望穿针女,散发谁怜卖拙人?

五夜开尊无俗客,百年长醉有閒身。

君看明月随桡转,已驾兰舟到桂轮。

(0)

邻仙楼夜雨闻乌

欹枕西窗梦乍惊,楼头风雨入残更。

愁听绕树啼乌急,并作呼雏返哺声。

鸡骨病馀还里药,鲛珠泪尽尚沾缨。

相怜惟有青铜镜,白发明朝又几茎。

(0)

癸亥至日藤江舟中

灯火维舟倚急滩,孤臣西笑望长安。

奔流后浪催前浪,拙宦新官是旧官。

恋阙天边红日远,书云江上晓霜寒。

岸容待腊如迎客,柳眼梅花怅独看。

(0)

冬日微雨集逍遥楼看颜鲁公碑二首·其二

风急松涛满古城,感时临眺若为情。

黑云只合催诗赋,微雨那能洗甲兵。

岭外山川多旧垒,楼头笳鼓入边声。

戈般明发南征路,懒向湘流吊屈平。

(0)

冬日微雨集逍遥楼看颜鲁公碑二首·其一

百雉雄城象郡开,凭高吊古共徘徊。

烟深八桂迷秦树,草暗三江失汉台。

庄叟逍遥空说海,颜碑剥落半藏苔。

停杯一话兴亡事,风雨沉沉暮角哀。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