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赫仲华求赋邺台张氏野堂》
《赫仲华求赋邺台张氏野堂》全文
金 / 路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白沙翠竹小江村,路转西郊隔市尘。

入坐好山如有素,忘情鸥鸟澹相亲。

芋魁饭豆平生足,涧草嵓花各自春。

得酒谁能更羁束,不妨倒著白纶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路铎以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小江村中,通过“白沙翠竹”、“入坐好山”、“忘情鸥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氛围。

首句“白沙翠竹小江村”,简洁明了地勾勒出村落的环境特点,白沙与翠竹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接着,“路转西郊隔市尘”一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城市与乡村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纯净。

“入坐好山如有素,忘情鸥鸟澹相亲”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好山仿佛是诗人内心的素净之物,与忘情的鸥鸟淡然相处,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后半部分“芋魁饭豆平生足,涧草嵓花各自春”则转向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芋魁和饭豆虽是简朴的食物,但在诗人看来却是满足和平常生活中的乐趣。涧草岩花各自绽放春天的生机,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最后,“得酒谁能更羁束,不妨倒著白纶巾”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生活态度。在得到美酒之时,诗人愿意放下一切束缚,甚至以倒戴白纶巾的姿态,展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自由精神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路铎
朝代:金

(?—1214)冀州人,字宣叔。路伯达子。章宗时,为左三部司正,上书言事,召见便殿,迁右拾遗。累官景州刺史。后为孟州防御使。蒙古兵破城,投沁水死。
猜你喜欢

送陈辑都曹致仕还乡

赋笔惊场屋,高才叹陆沈。

宦游今日尽,野兴暮年深。

黄菊看看秀,青云处处阴。

君怀能亢爽,吾意亦侵寻。

(0)

雨中怀元舆

暂阻龙山雨,还思凤阁人。

凌云曾献赋,薄雾岂藏身。

酒酿公田秫,羹调紫豉莼。

稍晴应见过,酬唱莫辞频。

(0)

夜雨感怀二首·其二

羽毛零落易摧伤,父子同幽瘴疠乡。

归梦不成残夜雨,空阶滴滴到愁肠。

(0)

黄山二首·其二

秋晚陟浮丘,西临古渡头。

钟声沉断岸,桥影散中流。

雪让芦花密,云排稻穗稠。

乾坤均帝力,草木岂能酬。

(0)

黄山二首·其一

秋物已潇洒,临高念岁穷。

阵收群雁没,峰断片云空。

月色山川内,笛声关塞中。

西人未柔服,长策在诸公。

(0)

伤春二首·其二

春雨时时暗,春花眼未经。

生涯随过鸟,世态委浮萍。

瘴雾何由避,蛮歌不忍听。

谁家有醇酎,吾欲醉兼醒。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