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十四吟十首·其三》
《七十四吟十首·其三》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儿萦薄宦女从夫,谁伴庞翁拥地炉。

颇忆都尝煨芋否,肯归同卖漉篱无。

春游捉辔惟宗武,晨起称觞仅阿奴。

一句汝曹牢记取,家山差稳似江湖。

(0)
翻译
儿子忙于微官,女儿随夫远行,谁来陪伴年迈的庞翁守着火炉。
我常常想起在都城一起烤红薯的日子,你是否愿意回来像以前那样一起卖漉篱(一种竹器)?
春天出游时,只有宗武牵着马,早晨起来饮酒也只是阿奴(仆人或小厮)在旁侍候。
你们要牢牢记住这句话,家乡虽然简朴,但比起外面的世界,还是更安稳些。
注释
儿:儿子。
萦:围绕,忙碌。
薄宦:微小的官职。
女:女儿。
从夫:跟随丈夫。
庞翁:老翁。
拥地炉:守着火炉。
颇忆:常常想起。
都尝:曾经一起。
煨芋:烤红薯。
肯归:愿意回来。
漉篱:漉篱(古代竹器,用来滤水或晒粮食)。
春游:春天出游。
捉辔:牵马。
惟宗武:只有宗武。
称觞:举杯饮酒。
阿奴:仆人或小厮。
汝曹:你们。
牢记取:牢牢记住。
家山:家乡。
差稳:稍微安稳。
似江湖:比得上外面的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乡愁与对故土的无尽思念。开篇“儿萦薄宦女从夫,谁伴庞翁拥地炉。”这里通过对一个家庭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国之情的渴望和孤独感。在这幅画面中,“庞翁”通常指的是年迈之人,而“女从夫”则暗示着妻子随丈夫而去,对于留守的老人来说,是一种深切的离别与孤独。

接着,“颇忆都尝煨芋否,肯归同卖漉篱无。”诗人通过对过去共同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这里的“煨芋”是一种乡土生活的细节,而“肯归”则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归家的渴望。

第三句“春游捉辔惟宗武,晨起称觞仅阿奴。”诗人在春日出游时,只有宗武和阿奴两个仆从相伴,这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也反映出其社会地位的变化。

最后,“一句汝曹牢记取,家山差稳似江湖。”这句话中“汝曹”指的是某种叮咛或嘱托,而“家山差稳似江湖”则通过比喻手法,将家乡的山水比作稳固如江湖,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深厚的情感和对其稳定不变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乡愁,以及对家国之情的深沉表达。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春日出郊

金钱赐假向郊园,半似咸京半洛原。

越弩射声逢校尉,秦筝度曲挟王孙。

斗鸡几过长陵下,盘马何来大夏门。

莫笑东方狂纵酒,谁能磬折负清尊。

(0)

七夕沈纯甫宅同丁庸卿陆华甫黎惟敬蔡伯华观沈启南山水得丛字

长安残暑欲秋风,庭下湘兰忽已丛。

爱客带能移孔系,看山图以卧游工。

高天缥缈摇银汉,明月参差挂碧桐。

旧侣江南怜此会,不禁归思海门东。

(0)

送李比部伯任淮上理刑

出关六传拥鸣驺,法署星悬淮海秋。

奉使尔今称汲黯,转漕谁最似酂侯。

飞刍紫塞频徵饷,沉璧黄河未稳流。

刀笔借筹经国计,星前君更揽吴钩。

(0)

宫詹王公斋中同魏季朗赏梅花

蓟北新移茂苑栽,寒深东阁几花开。

似怜大庾山人色,无论扬州水部才。

紫禁晴云犹自落,玉缸春酒为谁来。

思归一枕罗浮石,翠羽飞飞见日台。

(0)

潘子朋入京闻黎惟敬将至

万里翩翩海鹤群,燕台风雪始逢君。

名家早已迎王粲,父党偏能敬子云。

洛下衣冠缑氏学,漓江戈甲伏波军。

故人消息期秦腊,斗酒高歌醉里闻。

(0)

送刘太史子良册封周府

词臣握节向中原,帝宠亲藩玉册尊。

过市更持公子辔,抽毫应赋孝王园。

黄河浊浪今双下,少室三花尚几存。

十载游梁曾作客,羡君兰佩奉明恩。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