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不近打鱼矶,箫鼓中流听者稀。
遥想紫宸颁制扇,真惭清禁赐宫衣。
池亭映日榴开锦,城郭笼烟柳荡旂。
传有湘江年少过,兰桡应吊屈平归。
楼船不近打鱼矶,箫鼓中流听者稀。
遥想紫宸颁制扇,真惭清禁赐宫衣。
池亭映日榴开锦,城郭笼烟柳荡旂。
传有湘江年少过,兰桡应吊屈平归。
这首明代边贡所作的《端午》诗,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热闹而富有传统特色的场景。诗中通过“楼船不近打鱼矶”一句,巧妙地将现代与古代的端午习俗进行了对比,暗示了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接着,“箫鼓中流听者稀”则描绘了端午节划龙舟时的场景,虽然锣鼓喧天,但似乎只有诗人一人在倾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沉的氛围。
“遥想紫宸颁制扇,真惭清禁赐宫衣”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古代端午节宫廷庆祝活动的怀念和对自身身份的谦逊态度。接下来,“池亭映日榴开锦,城郭笼烟柳荡旂”描绘了端午时节的自然风光与节日装饰,色彩鲜明,生动展现了端午节的喜庆气氛。
最后,“传有湘江年少过,兰桡应吊屈平归”以屈原的故事作为结尾,既体现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意义,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玄冬卧病倏经春,孤署萧然断四邻。
喜有旧游从仕客,频来问馈见情亲。
淮阳向说思何武,河内曾闻借寇恂。
今古人心如一日,却惭衰薄负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