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仵判院·其三》
《寄仵判院·其三》全文
宋 / 华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天音空洞岂虚传,许我琅函诵半千。

何事加持功已倍,日边消息尚茫然。

(0)
翻译
天籁之音难道只是空谈?
允许我捧着宝函诵读其中一半。
注释
天音:指传说中的仙乐或极美的声音。
空洞:形容声音宏大而深远。
岂:难道。
虚传:没有实际存在或被过分夸大。
许:允许。
琅函:精致的书函,常用来装珍贵文献。
诵:诵读。
半千:一半,这里可能表示部分内容。
何事:为什么。
加持:佛教中指通过祈祷或仪式增强力量。
功已倍:功效已经加倍。
日边:古代称皇帝居处为日边,这里指朝廷。
消息:信息,这里指朝廷的动态。
尚:还。
茫然:迷茫,不清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名为《寄仵判院(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佛学或道家典籍的渴望和追求,以及他对知识与智慧积累的重视。

“天音空洞岂虚传”,这里的“天音”可能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声音,或是比喻超然于世的高远之声。“空洞”则有虚幻或深邃的意味,整句表达了一种对知识源泉的追寻与怀疑。

“许我琅函诵半千”,诗人希望能够得到一部分典籍(“琅函”指的是装饰精美的书箱中的经典),并且能够朗诵其中的一部分(“半千”可能是泛指,不一定特指五百)。这句表达了对知识学习的热忱和渴望。

“何事加持功已倍”,这里的“何事”可以理解为什么事情,诗人在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努力(“加持功”)增倍。这句话可能是在反思自己对于知识的追求是否过于迫切或盲目。

“日边消息尚茫然”,“日边”通常指的是每天的学习和积累,“消息”则是学问上的理解与掌握。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学问理解仍旧模糊不清,感到自己在知识海洋中还只是沧海一粟。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他内心的自我反思与不满足。诗中的意境既表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也流露出一种对于个人学识积累过程中困惑与挣扎的情怀。

作者介绍

华岳
朝代:宋   字:子西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生辰:1205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猜你喜欢

秘魔岩下读竹坡先生题诗

腹痛前朝宝侍郎,来寻遗墨耐思量。

犹留孤女非无后,纵识门生亦可伤。

士气几时成党锢,韬翁垂老自灵光。

翠微此日仍重九,试掬愁肠闻彼苍。

(0)

四月二十七日孙师郑邀集翁文恭生日分韵得荐字

翁门萃时贤,而我才一见。

南皮颇贬翁,吾意不谓善。

是时帝孤危,其傅先被谴。

大臣党孝钦,卒至天下乱。

戊戌膺显擢,实出南皮荐。

终身不事后,百折意难变。

暮寒哀此老,旧句在诗卷。

酹酒前三揖,往事成积恨。

(0)

三月初十日夜直·其一

主辱臣不忧,或乃以为快。

盗臣犹称臣,大盗不以械。

楚歌殊逼人,耳熟亦无怪。

忍能扼其吭,毒螫过蜂虿。

远臣来禁近,力抗甚矣惫。

梦中天压已,无助理当败。

(0)

李建甫求题陈白阳石涛画册

白阳意有馀,使笔若不足。

试寻简远处,于此见避俗。

写生贵写韵,失韵岂足录。

石涛味独酣,泼墨成浓绿。

风气虽各殊,低首犹为续。

可与知者道,高举凌鸿鹄。

(0)

哀小乙·其六

文字久不磨,形骸倏已改。

何为恋人间,一瞬即千载。

强令短者长,短长究安在?

我今恨渠短,自谓犹有待。

朝来昨既失,夕至昼奚逮。

始知逝川叹,圣者难自解。

长逝等无归,岂必归为鬼。

形声术可留,神识还真宰。

文字固非道,聊复托生死。

(0)

徐积馀属题常丑奴墓志·其三

如丝如铁笔飞空,隋石风规故不同。

莫与前贤论南派,晋唐小楷在胸中。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