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洛水绕崧高,野店荒村换市朝。
董卓搜牢连数月,郭威夯市又三朝。
劫灰深掘终难尽,鬼火争然忽自消。
千古兴亡几春梦,只将閒话付渔樵。
西来洛水绕崧高,野店荒村换市朝。
董卓搜牢连数月,郭威夯市又三朝。
劫灰深掘终难尽,鬼火争然忽自消。
千古兴亡几春梦,只将閒话付渔樵。
这首金代诗人萧贡的《雒阳》诗,以历史的视角审视洛阳这座古城的变迁。开篇“西来洛水绕崧高”,描绘出洛水蜿蜒流经嵩山之巅的壮丽景象,既点明了地点,也营造了一种历史与自然交融的意境。接着,“野店荒村换市朝”一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世事的沧桑巨变。
接下来,“董卓搜牢连数月,郭威夯市又三朝”两句,分别提到了东汉末年的董卓和五代时期的郭威,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暴政和动荡,象征着古代社会的黑暗与混乱。而“劫灰深掘终难尽,鬼火争然忽自消”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的悲凉感,无论是战争的残骸还是人性的罪恶,都难以彻底清除,最终化为虚无。
最后,“千古兴亡几春梦,只将闲话付渔樵”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认为历史的变迁如同春梦般短暂而虚幻,只有通过与渔夫樵夫的闲谈,才能获得对历史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在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构建起了一座桥梁,引导读者思考历史的意义以及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
绿华仙萼彩云间。雪消残。拥香□。
随意轻匀浅注尽高闲。
向道是梅刚不信,更谁占、东风最上番。
韵绝秀绝香又绝,恨□千山复□山。
才情似记何郎句,清泪斑斑。
寂寞孤村篱落小溪湾。
修竹萧萧霜月苦,好留与、青绫护晓寒。
相思一尊酒,今日尽君欢。
长歌一写孤愤,西北望长安。
郁郁阊门轩盖,浩浩龙津车马,风雪一家寒。
钟鼓催人老,天地为谁宽。丈夫儿,倚天剑,切云冠。
可能封塞包□,驱去复来还。
清庙千金康瓠,短褐连城双璧,行路古来难。
枯柏在南涧,留待百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