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云窥玉洞,曲水护桃溪。
四百峰头见,东风一杖藜。
野云窥玉洞,曲水护桃溪。
四百峰头见,东风一杖藜。
这首诗描绘了岘山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句“野云窥玉洞”,以“野云”作为开篇,赋予云朵以生命,使其仿佛好奇地窥视着神秘的玉洞,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意境。接着,“曲水护桃溪”,通过“曲水”和“桃溪”的描绘,展现了山间流水环绕、桃花盛开的生动画面,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四百峰头见”,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连绵起伏的山峦,强调了岘山的壮丽与广阔。最后,“东风一杖藜”,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行走在春风中的老者,手持藜杖,悠然自得地欣赏着眼前的风景。这一句不仅增添了人物的动态感,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寄托,展现了岘山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是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
南来大艑凌空浮,卸帆试略罗浮秋。
胸中无机神仙喜,笔底光怪山灵愁。
山泉夜作糟床滴,风松闪冉青旗色。
招我三啜玻璃觥,峰头飞上八千尺。
星微月壮海茫茫,蓬莱仙袂遥相望。
铜龙夜吼风雾香,石桥跨空河汉长。
千岩笙籁奏清曲,万树醴露如天浆。
金鸦海底初刷翮,云拥扶桑一枝出。
群仙拍手叹绝奇,坐中相顾属谁笔。
阿翁曾是夹日飞,公孙请赋五色日。
人物英雄,更独抱、无双才气。
年正壮,文章武略,尽曾留意。
破胆欲凭胸内甲,清原宴启舟中誓。
笑区区、燕雀不能知,青云志。封侯貌,神人比。
社下手,须荣试。况相门出相,君家常事。
斗印垂金他日贵,寿杯浮玉今朝醉。
看年年、南极倍明时,春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