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刚过雨,晓雾必为晴。
冒矣千山暗,小哉五里行。
拂林纷玉滴,踏草乱珠擎。
亦自为沾润,菘畦正向荣。
秋宵刚过雨,晓雾必为晴。
冒矣千山暗,小哉五里行。
拂林纷玉滴,踏草乱珠擎。
亦自为沾润,菘畦正向荣。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薄雾初散,雨后天晴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首句“秋宵刚过雨”,点明了时间背景——秋夜刚刚结束,一场细雨刚刚停歇。这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晓雾必为晴”则预示着随着晨光的逐渐明亮,那笼罩在大地之上的薄雾终将消散,预示着一个晴朗的早晨即将到来。
接下来,“冒矣千山暗”一句,描绘了雨后的山峦在雾气中显得格外幽暗,仿佛被一层轻纱覆盖,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
“小哉五里行”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雾气的浓厚,即使在五里之内也难以辨识远处的景物,形象地表现了雾的浓重。
“拂林纷玉滴,踏草乱珠擎”两句,生动描绘了雾气在林间和草地上的形态。雾如同玉珠般在树枝上轻轻摇曳,又如珍珠般在草尖上滚动,既美丽又富有动态感。
最后,“亦自为沾润,菘畦正向荣”表达了雾对自然界的滋润作用,使得菜田生机勃勃,生长旺盛。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相互依存的关系,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雾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