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室》
《静室》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静蕴动之机,动彰静之理。

譬如水与波,岂能别彼此。

攀跻讵非劳,宴息因至止。

随照乃失宗,归根尽得旨。

虚室设有云,糟柏而已矣。

(0)
鉴赏

这首诗《静室》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动静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首句“静蕴动之机,动彰静之理”,开篇即揭示了静与动的辩证关系,静中蕴含着动的可能,而动则彰显了静的本质。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同水与波,看似分离,实则不可分割,体现了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

接下来,“譬如水与波,岂能别彼此”一句,以水和波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静与动之间难以区分的本质联系,强调了两者在自然界中的共生共存。

“攀跻讵非劳,宴息因至止”则进一步阐述了追求与休息之间的关系。攀爬山峰固然辛苦,但达到休息的时刻,心灵得到了释放。这里隐含了人生的追求与放松、奋斗与休息之间的平衡之道。

“随照乃失宗,归根尽得旨”表达了对内心深处自我认知的追求。随波逐流可能会迷失自我,只有回归本源,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真谛。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倡导,也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最后,“虚室设有云,糟柏而已矣”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空灵的画面。在空旷的室内,云雾缭绕,仿佛是糟柏(一种象征高洁品质的植物)的象征,寓意着在宁静的环境中,心灵得以净化,品格得以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静与动、追求与休息、自我认知与内心净化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细腻的感悟。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营丘山房

周室疏封后,齐疆启国初。

流风看后裔,形胜想遗墟。

水合如分鲁,山回似入徐。

路疑登载处,溪拟钓璜余。

红树临关近,青芜际海疏。

征贤方奏颂,何暇赋闲居。

(0)

送蔚教授归襄阳分题得解佩渚

襄阳城外西南阿,秋风江渚生白波。

渚宫神女老龙子,手把瑶华双踏歌。

双踏歌,醉晴日,娇比春花红欲滴。

紫绡衣袂青霞裳,绿髻如云高一尺。

佩环解下明月珠,五色虹光照秋碧。

郑生所遇天下奇,乐莫乐如初相知。

桑田沧海几更变,天上人间多别离。

蔚君家在襄阳住,皎皎清标䫫交甫。

携琴合向万山中,莫作书堂近江渚。

向来神女亦化龙,时复寻珠起风雨。

(0)

秋夜吟

桂树丛丛月如雾,山中故人读书处,白露湿衣不可去。

(0)

拟古九首·其七

日长自爱惜,夜长复凄恻。

人生几何时,少壮已非昔。

凉风动万里,起念南与北。

山川路杳杳,车马去不息。

燕赵高声名,荆扬壮材力。

仲尼七十说,未遇身削迹。

为云不上天,焉能雨八极。

(0)

具区耕隐歌为盛征士作

脱屣东华尘,结庐太湖滨。

蓬藋开小径,桑麻接比邻。

金门玉堂梦不到,烟蓑雨笠情相亲。

东风二月桃花雨,布谷飞来向人语。

一犁初破陇头春,黄犊出栏健如虎。

西山不知谁采薇,南山不知谁采芝。

我耕我田食我粟,岁晚复有冰壶齑。

悲歌笑宁戚,夜半犹未已。

人间闲是非,何用污牛耳。

绿阴系牛春昼闲,樵童随我看青山。

日莫归来一壶酒,牛棘花前开笑口。

笑问侬家子若孙,知我犁锄佳趣否?

岂不见苏秦为无二顷田,六印累累苦奔走。

到了落祸坑,虚名何足取。鹿门庞,真我友。

(0)

挽陈景章·其二

昨日偶闻讣,偏令老况哀。

肯堂寻旧指,寿穴用先裁。

竹径风时扫,柴门月自来。

往还二十载,只似梦初回。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