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禅相对一灯悬,鹫岭龙宫地悄然。
七百年来无好句,泉声空绕寺门前。
两禅相对一灯悬,鹫岭龙宫地悄然。
七百年来无好句,泉声空绕寺门前。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内两位长老静坐于昏黄灯火下的宁静场景,以及时间的悠长与历史的沉淀。首句“两禅相对一灯悬”,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两位长老在昏暗灯光下对坐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接下来,“鹫岭龙宫地悄然”一句,通过“鹫岭”和“龙宫”的意象,不仅展现了灵隐寺所处环境的神秘与壮丽,也暗示了寺庙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七百年来无好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文人墨客留下佳句的怀念。这句看似略带遗憾的表述,实际上是对当前创作状态的一种自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诗歌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最后,“泉声空绕寺门前”以自然界的声响反衬出寺院内的寂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平和,同时也寓意着佛法的深远与超脱世俗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隐寺内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霁空虹雨,傍螀啼莎草,宿鹭汀洲。
隔岸人家砧杵急,微寒先到帘钩。
步幄尘高,征衫酒润,谁暖玉香篝。
风灯微暗,夜长频换更筹。
应是雁柱调筝,鸳梭织锦,付与两眉愁。
不似尊前今夜月,几度同上南楼。
红叶无情,黄花有恨,孤负十分秋。
归心如醉,梦魂飞趁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