觌体全彰,曾无覆藏。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眼里无筋,偷观即瞎,耳中有窍,绝听何伤。
堪笑勤川孟八郎,不知诸佛出身处,错抟量。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引得傍人斗热荒,鹊石何曾解放光。
觌体全彰,曾无覆藏。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眼里无筋,偷观即瞎,耳中有窍,绝听何伤。
堪笑勤川孟八郎,不知诸佛出身处,错抟量。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引得傍人斗热荒,鹊石何曾解放光。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觌体全彰,曾无覆藏",意指事物的本质完全显现,无需隐藏;"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宁静的禅境,蝉鸣与鸟影象征着生命的流转和禅心的静观。
"眼里无筋,偷观即瞎,耳中有窍,绝听何伤",强调去除分别心,看透表象的重要性,不被外物所迷惑,反而能保持清明。"堪笑勤川孟八郎,不知诸佛出身处,错抟量",以幽默的方式批评那些执着于世俗观念的人,未能领悟佛法真谛。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比喻佛法如和煦之风,带来内心的清凉;"引得傍人斗热荒,鹊石何曾解放光",进一步说明佛法能引导人们从纷扰中解脱出来,如同鹊石在清凉中释放光芒。
整体上,这首诗寓教于乐,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传达了禅宗关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理念。
将军宝剑明秋霜,用之击贼贼走藏。
红光紫气人莫御,匣中夜夜鸣风雨。
凉秋八月鸿雁来,满城宾客皆奇才。
祖行北上金山道,西控循惠东潮梅。
日暮长风石马嘶,雄心对此泪堪垂。
客中蟋蟀聊卒岁,阁上麒麟绘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