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鹊噪重檐。几度虚占。锦江春水隔鹣鹣。
怕见雕梁双燕子,常下珠帘。离恨恼江淹。
彩笔慵拈。碧云离合暮山尖。
伴我归心和别梦,只有银蟾。
灵鹊噪重檐。几度虚占。锦江春水隔鹣鹣。
怕见雕梁双燕子,常下珠帘。离恨恼江淹。
彩笔慵拈。碧云离合暮山尖。
伴我归心和别梦,只有银蟾。
这首诗是明代杨慎的《浪淘沙·其一》,描绘了主人公在重檐之下,被灵鹊的鸣叫唤起对远方伴侣的思念。"灵鹊噪重檐"以鹊鸟的叫声象征着离别之情,"几度虚占"表达了主人公对与爱人团聚的期盼落空的无奈。锦江春水隔断了鸳鸯,进一步强化了相思之苦,"雕梁双燕子"则成了诗人眼中难以忍受的对比,它们成双成对,而自己却形单影只。
"怕见"二字流露出深深的惧怕,诗人不敢面对那象征着幸福的燕子,只能"常下珠帘"来遮挡视线,试图逃避现实。"离恨恼江淹"引用江淹的典故,表达离别之愁绪深重,以至于提笔写作都感到疲惫。
"碧云离合暮山尖"描绘出傍晚时分,天边云彩变幻,山峰若隐若现的景象,增添了凄凉的氛围。最后,诗人将满腔离愁寄托于"伴我归心和别梦"的银蟾,寓意着即使现实中无法相聚,但月光下的思念之情如同银色的月亮,始终伴随着他。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离别之痛和无尽的相思之情。
吕翁祠前秋草衰,邯郸道上车轮回。
青山一片市朝改,白日欲下朝歌隈。
平原客散赵宫废,魏家歌舞寒烟积。
世间万事春梦中,枕边岂羡仙人术。
吁嗟乎仙人一去不复来,洞箫寂寞青鸾哀。
黄粱踪迹俱尘埃,行人夜渡漳河水,但见当年铜雀台。
客起何太早,村荒绝鸡鸣。
况时江雨晦,不得见启明。
凌兢度高关,山空县无城。
隔林闻人呼,已有先我行。
侧身避径滑,聚足防厓倾。
衣寒复多风,聒聒远水声。
千峰雾中过,不识状与名。
岚开见前邮,始觉历数程。
越禽啼枫篁,冷日傍午晴。
烟生沙墟寂,叶落涧寺清。
登临亦可悦,但恨时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