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陈正叔》
《答陈正叔》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天马志万里,驾盐不如闲。

壮士困局束,不如弃之完。

利行有阨辙,势涉无恬澜。

明明千年羞,促促一日欢。

孰肯避此世,引身取平宽。

超然子有意,为我歌考槃。

予方慕孔氏,委吏久盘桓。

得失未云殊,聊各趋所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zhèngshū
sòng / wángānshí

tiānzhìwànjiàyánxián

zhuàngshìkùnshùzhīwán

xíngyǒuèzhéshìshètiánlán

míngmíngqiānniánxiūhuān

shúkěnshìyǐnshēnpíngkuān

chāorányǒuwèikǎopán

fāngkǒngshìwěijiǔpánhuán

shīwèiyúnshūliáosuǒān

注释
志:心志、志向。
闲:悠闲、无事。
壮士:英勇的人。
弃:舍弃。
阨辙:坎坷的道路。
恬澜:平静的水面。
明明:长久、明显。
促促:短暂、急忙。
考槃:古代诗歌,形容隐居生活。
孔氏:指孔子。
委吏:担任小吏。
云殊:有很大差别。
聊:姑且、暂且。
翻译
天马的心志驰骋万里,驾驭盐车反而显得多余。
英勇的人被困境束缚,不如舍弃以求完整。
追求利益的道路总有坎坷,形势所迫难以平静如水。
长久的名声反而令人羞愧,短暂的快乐却更受人喜爱。
谁愿意避开尘世纷扰,只求内心的安宁。
超脱的你似乎有所期待,为我吟唱那悠闲自在的诗篇。
我正仰慕孔子的风范,长久地担任小吏职务徘徊。
得失之间并无太大差别,姑且各自寻求适合自己的安逸。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抱负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和抉择。通过诗中“天马志万里”、“壮士困局束”等句子,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远大志向与当前处境之间的落差。同时,"孰肯避此世,引身取平宽"表达了诗人不愿意逃避现实世界,而是希望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保持内心的平和。

诗中的“超然子有意,为我歌考槃”、“予方慕孔氏,委吏久盘桓”则显示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圣贤的崇拜。最后,“得失未云殊,聊各趋所安”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保持的一种豁达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哲学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四

夜梦披发翁,骑驎下大荒。

独行无与游,闯然欸我堂。

高论何峥嵘,微言何渺茫。

我徐听其说,未离翰墨场。

平生气如虹,宜不葬北邙。

少年慕遗文,奇姿揖昂扬。

衰罢百无用,渐以圆斲方。

隐约就所安,老退还自伤。

(0)

题鸡鸣台

鸡鸣台下水禽啼,韩信城边雪满堤。

千里行人愁夜半,一船明月过河西。

(0)

种柳

绕城密密插垂杨,近水仍添四五行。

莫遣行人来系马,更教遮护起藩墙。

(0)

庭下牡丹盛开感赋二首忆徐吕二佥宪分巡未还·其一

十年不见寿安红,三月燕城雾雨中。

未省何人旧栽得,斩新雨露斗春风。

(0)

余自去冬闰十一月遣人还泰和迎候舍弟子彦与家人偕来今经九十馀日矣未知果来否偶灯下独酌有怀怆然援笔题此俟余弟至而共读之时正月二十七日夜也

转觉别来俱老大,四年不见奈愁何。

直须灯下狂呼酒,比较何人白发多。

(0)

正月二十六日得表弟梁远南京消息且云比江西来者皆未有书感而赋此

书发南京已岁徂,开缄惊喜忽长吁。

谁知路比燕山近,更说新来一字无。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