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吏红尘耻折腰,王乔葛令待相招。
偶看海外谈天竺,自笑莱无甑尚饶。
小吏红尘耻折腰,王乔葛令待相招。
偶看海外谈天竺,自笑莱无甑尚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名为《偶读东坡海外寄人书云某到贬所半年百凡粗遣更不能细说大约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住一个小村院于折足铛中糙罨米饭吃便过一生也得令人绝倒戏成三绝以效希调(其三)》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首句“小吏红尘耻折腰”,诗人以小吏自比,身处红尘之中,却不为官场的权势所动,对世俗的荣华富贵持有不屑的态度,表现出一种清高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次句“王乔葛令待相招”,这里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乔和葛令,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仙人相交的愿望,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境界。
“偶看海外谈天竺”,诗人偶然间阅读了关于天竺(今印度)的书籍或故事,引发了他对异域文化的兴趣和向往,暗示了他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最后一句“自笑莱无甑尚饶”,“莱”在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而“甑”则是一种古代的炊具,用来煮饭。这句话意在自嘲,表示即使生活条件简陋,如使用破旧的炊具煮饭,也能自得其乐,展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审美情趣。
鱼为水族类最稠,近时画手安成刘。
生绡如云笔如雨,恍惚变态不可求。
大者独立为豪酋,小者列从分奴驺。
翻身喣沫日弄影,一一如在空中游。
风鬐雾鬣卷复散,顷刻巨浪高山丘。
上摩虚无拂倒景,下逐远势归长流。
初疑聚石作九岛,咫尺之地皆汀洲。
又如然犀照牛渚,海若露叫群灵愁。
问渠类象谁指示,或者神授非人谋。
画图贵似不必似,却恐有意伤雕锼。
拟将天地作画笥,此语吾传苏子由。
江湖茫茫隔尘土,吾欲远挂珊瑚钩。
临渊之羡亦徒尔,况乃物幻无停眸。
诗成日暮酒半醒,萧萧落木高堂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