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映柴门曲径通,晚宜凉月晓宜风。
愁生绿绮三弹后,春在青帘一望中。
几缕柔情丝可绾,廿番花信尽难工。
羁怀是处容消遣,且听莺声倚短筇。
掩映柴门曲径通,晚宜凉月晓宜风。
愁生绿绮三弹后,春在青帘一望中。
几缕柔情丝可绾,廿番花信尽难工。
羁怀是处容消遣,且听莺声倚短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首句“掩映柴门曲径通”,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往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柴门,营造出一种隐逸而幽静的氛围。接着,“晚宜凉月晓宜风”两句,通过时间的变化,描绘了早晚不同的景致,晚上的凉月与早上的微风,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清凉与宁静。
“愁生绿绮三弹后,春在青帘一望中”则将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绿绮,可能是指琴,也可能象征着生机盎然的绿色,这里通过“三弹”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或许是因春日美景而生的喜悦,也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春在青帘一望中”,则以“青帘”这一意象,巧妙地将春天的气息与饮酒的场景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几缕柔情丝可绾,廿番花信尽难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几缕柔情,难以用丝线绾结,暗示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廿番花信,指的是二十四番花信风,每番带来不同种类的花开,这里用“尽难工”来形容,既是对自然界美丽景象的赞叹,也是对无法完全捕捉和表达内心情感的无奈。
最后,“羁怀是处容消遣,且听莺声倚短筇”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羁绊与束缚,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无论是听莺声,还是倚靠短杖,都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与放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喧嚣生活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家苦贫。
年饥,诸幼满前,虽并日而食不恤也。
暇日,与宾友饮酒赋诗为乐。
余既嘉其有守,喜为称道。
於其始生之日,作乐府以歌咏之,俾观者贫而乐,天命复奚疑。
儿女聚嬉嬉。
东村邀饮香醪嫩,西家羞馔蕨芽肥。
把年华,都付与,锦囊诗。
白发青衫,是人所恶。
金印碧幢,是人所慕。
顾吾道是邪非。
山妻解煮胡麻饭,山音自制薛萝衣。
问人生,须富贵,是何时。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闲。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