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金仁趾·其二》
《答金仁趾·其二》全文
清 / 戴亨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先民摅奇抱,往往托讴吟。

精华寓糟粕,万古传其心。

婉转诵微言,感我一何深。

岂非发至性,喧以金石音。

余始学吟哦,拳拳遂至今。

变化虽殊端,轨范夙所钦。

非曰乏绮丽,与世相浮沈。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名为《答金仁趾(其二)》。诗中探讨了古代文人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情感的传统,以及诗歌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永恒价值。

首句“先民摅奇抱,往往托讴吟”,描绘了古代文人将奇特的情感寄托于诗歌创作中的景象,表达了他们通过诗歌抒发内心世界的情怀。接着,“精华寓糟粕,万古传其心”两句,揭示了诗歌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正是这些作品经过时间的考验,传递了作者的心声与思想,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婉转诵微言,感我一何深”则强调了诗歌中蕴含的细微而深刻的言语,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深深的共鸣。诗人认为,诗歌不仅仅是语言的堆砌,更是情感与思想的载体,能够跨越时空,触动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岂非发至性,喧以金石音”进一步阐述了诗歌的本质,即它源自于作者最真挚的情感,通过富有力度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同金石之声,响彻云霄,震撼人心。

最后,“余始学吟哦,拳拳遂至今。变化虽殊端,轨范夙所钦。非曰乏绮丽,与世相浮沈”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与理解。他从初学时的虔诚,到如今对诗歌艺术的深入理解和尊重,认识到诗歌的变化多样,但始终遵循着一定的规范和准则。诗人并不认为诗歌必须追求华丽辞藻,而是要与时代相适应,反映社会现实,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诗歌创作与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见解和独到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精神。

作者介绍
戴亨

戴亨
朝代:清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汉军旗人。康熙辛丑进士,官齐河知县。有《庆芝堂诗集》。
猜你喜欢

寒风

寒风一点泪,我自昧其繇。

久厌丈夫气,何况女子愁。

(0)

游香岩寺

千峰顶上香岩寺,积雪何年古道堙。

航海尚传元学士,登台空揖石仙人。

宝幢雨洗灯方续,禅榻云封草渐新。

伫望双飞天外锡,寒边早布十分春。

(0)

送鹿

尔宜隐山谷,胡为露厥角。

昔共云中仙,今同笼中鹤。

送尔迢递入长安,尽道长安可行乐。

高车美食即陷阱,讵料尊荣遭割剥。

小鹿无知大鹿忧,悔曾饱啖新民粟。

新民忍饥送尔行,天道往复亦何速。

忽忆钟山陵寝边,祖宗德泽三百年。

歘忽运衰骨肉尽,何况远塞寄荒烟。

(0)

冬日偶成十首·其三

人兽不容发,何况信汝意。

汝意不可信,深井洪涛起。

出门见夜叉,入门守乡里。

谁能暮行渴,不饮渠中水。

是名毋幻村,英豪就中死。

安得无苦人,共谈清净理。

(0)

五歌

浩荡乾坤平布泽,霏微物象自婆娑。

芦边立鹤朝曦乱,树里藏鸦夜色多。

入地定能销碧血,弥天已见倒银河。

南洲到海犹炎热,坐对泠然发浩歌。

(0)

十三覃

浩渺成高厚,冰壶秋水涵。

藓苔低见覆,梅李侧多惭。

去雁迷烟渚,饥乌啄草庵。

繁丝停暮色,须发入寒潭。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